第兩百六十八章 父慈子孝(二合一)-《大夏伶仙》
第(1/3)頁
“明銳先生?!甭鍖幫鴸|方,肅然道:
“今知父君在世,欣喜若狂,歸心似箭。我為人子,讀圣賢書,怎么能留戀異域,違睽膝下呢?”
“這難道不是不孝么?”
“不然!”竇睢生怕洛寧放棄龍錯,“公子赤心忱忱,志慮忠純,非但是孝,還是至孝啊。”
洛寧神色鄭重,親手給竇睢斟茶,“明銳先生受家君差遣,不知有何大教。還請先生教我啊。”
竇睢一邊驚嘆洛寧的資質風度,一邊笑道:
“公子不愧是主公血脈,如此年少,居然在西藩做的恁大事!”
“真是虎父無犬子?!?
“等到公子譽滿益州,不知道多少大人物,會心生‘生子當如洛致遠"之嘆啊?!?
他接過洛寧的茶,毫不見外的拍拍洛寧的手,繼續夸贊道:
“公子,所謂創業艱難,根基不易。”
“公子幼受庭訓,秉承家風,克肖乃父,年少才高,實洛氏之千里駒也!”
“公子年未弱冠而白手起家,為龍錯之主,這既是上天和祖宗賜予公子的福緣,也是公子為大夏立功啊?!?
“公子怎么能放棄自己的福緣和福報,放棄為國效力的良機,將此大好局面拱手讓人,自己回到益州侍奉父君呢?”
“公子,若是忠孝不能兩全,那就取忠!”
竇睢當然要反對洛寧回益州盡孝。這是洛安的交代。
對益州牧有價值的不是洛寧這個州牧公子,而是龍錯城主、真人弟子這個身份!
洛安的意思,不但是讓他來重圓父子之情,還要讓他轉告洛寧,拿下西藩!
但是,他不知道洛安更深層的意思。
他甚至不知道,洛安只是想利用洛寧,心中對洛寧并無什么父子之情。
于是竇睢語重心長的說道:
“公子,在下以為,公子應該立足龍錯城,待時以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若是能拿下西藩郡,收復大夏故土,那就是國家功臣,光耀門楣!簡在帝心,聞名四海!”
“到那時,公子收拾西藩人心,率軍東進,夾擊賊軍后路,必然鼓舞益州士氣,父子同心平賊,必是史書一大佳話?!?
“公子,這才是大忠大孝!”
“可公子若是放棄建功立業的機會侍奉父君,那就是小孝,不過小兒小女情狀,何足道哉?”
“就是主公,也會痛心疾首,深以為憾吶。”
“是以,不到萬不得已,公子萬萬不可放棄基業!此乃親者痛仇者快也!”
“公子真要走了,歡欣鼓舞的是吐蕃領主,痛哭流涕的卻是淪落西藩的夏人子民?。 ?
洛寧忍不住拍案擊掌道:
“先生大教,猶如當頭棒喝。寧不為小孝,當為大孝,不失丈夫之志!”
“可是…”少年忽然嘆息一聲,“我雖有心替父君分憂,替朝廷效力,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明銳先生,我雖然是真人弟子,師尊又送了一品妖獸相助,吐蕃人不敢輕舉妄動,可若是起兵恢復西藩,卻力有不逮!”
“先生應該已經知道,我龍錯雖有一萬新軍,可缺乏兵器、盔甲、戰馬…就沒有不缺的!”
“我一旦起兵,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哪里敵的過駐扎西藩的吐蕃精銳?”
“公子勿憂!”竇睢笑道,“洛益州的公子,為國家效力立功敵國,難道還怕朝廷看不見么?”
“公子放心便是。等我在下回益州復命,主公大人一定會秘奏朝廷,援助公子戰馬軍器!”
“就是官職爵位,朝廷也不會虧待的!”
天可憐見。竇睢口口聲聲朝廷,口口聲聲大忠大孝,是真的把洛寧當朝廷忠臣了。
他哪里知道,洛安從未忠于朝廷,只是想像交州牧那樣,割據益州,自立為王?
洛寧掃了竇睢一眼,心道:“此人應該不知道洛安的心思,真以為洛安是忠臣了?!?
“他若是知道洛安的野心,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心中暗笑不已,神色卻很是振奮,說道:
“若真能得到朝廷援助,大事可成矣!”
“明銳先生,煩請轉告家父,我不能盡孝于膝下,就只能在番邦盡忠朝廷了!”
“屆時父君一聲令下,吾為人子,敢不謹遵父命,盡孝軍前?雖九死不悔!”
竇睢笑道:“公子真誠孝也!”
說完取出一個指環,“這是主公給公子和小姐的資源。所謂父母賜,不敢辭,公子收下吧。”
洛寧接過指環,慨然說道:
“所謂孝子愛日,寸草春暉。至今想起父君音容,幾回回魂牽夢縈,夜不能寐?!?
“天可憐見,父君安然無恙,還成了朝廷封疆大吏!等到益州安定,我們全家就可團聚了。”
他的神識掃進指環,不禁心中一喜。
大量的靈石和黃金,價值最少百萬。
洛安為了利用自己,開始投入了。
竇睢又道:“主公還說,公子和小姐要體諒他的難處。主公的基業,將來公子和小姐都有份?!?
洛寧目中淚光閃爍,“子不言父過!何況父君無過!這些年,父君心懷大義,實在是苦了他?!?
“明銳先生,你告訴父君,我永遠姓洛!若敢對父君心生怨言,除非末日降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