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蔡籍剛剛說到「接旨」,自己就嚇了一跳。 因為隨著洛寧下船的,還有銀茸。 銀茸的強大的氣勢,讓他差點遁走。他已經見過洛寧身邊的黑犬妖獸,誰知洛寧還有一頭銀色的妖狼! 居然有兩頭一品妖獸為獸寵! 就是大夏天子,也沒有啊。 蔡籍的驚訝還沒有按捺住,就又被出艙的陸翩翩狠狠驚艷了一下。 又是一位真人圓滿! 這女子如此絕色,難道是致遠的…致遠的實力,怎么強大到這一步? 蔡籍心中有點恍惚,他又看到三萬多強大的、足以抗衡二十萬大軍的鬼兵,驚駭之余,不禁更是暗嘆不已。 致遠的勢力,朝廷已經難以制衡了啊。 起碼在朝廷無暇他顧之際,致遠已經不是朝廷隨意拿捏的了。 可笑還有朝中重臣要調致遠入朝,派人接管西藩三郡。 唉,如今的致遠,已經遠非自己可比。 妹妹,你真是走眼了。 蔡籍心情復雜,可他心性堅韌、城府深沉,這些情緒深藏不露,只是老神在在的和洛寧寒暄。 一個月前,倭國女王派遣的使者到了長安,態度極其恭敬,將倭國之事一一當庭回奏,請求歸夏。 天子大喜,滿朝皆驚。 想不到,一向荼毒海疆的倭國,居然被洛寧用陰兵收了。 這可是滅國開疆之功!開國頭一遭! 如今,倭國兩百萬精銳都被洛寧殲滅,十五個真人強者全部被斬殺,連天皇和幕府將軍也死在洛寧手中。 洛寧還以大夏欽差名義,立英子女王,改倭國為瀛洲。 說起來這些行為雖然是專斷僭越,甚至大不敬,可他遠在海外,這些權宜之計天子還是明白的。 所以,雖然不少朝臣彈劾洛寧圖謀不軌,甚至還有人說洛寧野心勃勃,必是朝廷大患,可天子還是力主封賞。 還有一些大臣請求下詔讓洛寧交出陰軍兵權,分給各州城隍統領,以拆分洛寧兵權。 僉都御史蔡籍反對,言天下反賊蜂起,中原板蕩,而金國南下頻仍,朝廷更是用人之際,實不應猜忌功臣,寒內外之心。 若是逼反洛寧,無疑是雪上加霜。 崇禛采納蔡籍之言,曰:「蔡卿老成謀國,深得朕心。」 于是,派遣蔡籍為欽差,來揚州入海口等洛寧回來,頒旨封賞。 此時,蔡籍寒暄完畢,這才取出圣旨,肅然說道: 「洛寧接旨!」 岸邊已經擺好了香案,倒是不必再設。 洛寧雖然有些意外,可還是俯首道:「臣聆聽圣旨。」 不遠處的陸翩翩卻是明白,為何洛寧還要接旨。 以他如今的實力,完全可以對大夏天子的圣旨置若罔聞。朝廷多事之秋,也不能把他如何。 可洛寧還是尊奉夏廷。 這是因為維護夏廷,才是最節省時間、最劃算的方案。 要是反抗夏廷,建國自立,加劇中原內戰,占便宜的是金國。 不知道還要打多少年仗,天下不知道要亂多少年。 就算能建立新朝,還要對付金國,還要繼續打下去。 等到一統天下,末日也來了,黃花菜都涼了。 只有匡扶夏室,在大夏的基礎上統合力量,時間上才來得及改變末日大劫。 蔡籍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忠良身在異域,心在中夏,無一日不慮王事,無一事不謀王業也,此乃忠臣在外,自遙領君意,自行君之所欲也…」 「…卿蹈萬里波濤,臨不測之危,敢深入敵域巢穴,發陰兵代天討伐不臣,殲滅丑類,開辟瀛洲…非大忠大智大福大勇大信不可為也…」 「豈獨非人力哉?莫非天與?」 「…卿既立不世之功,而朕又豈吝不世之賞…」 「著晉爵世襲罔替開國推誠衛國公,授少保,都督吐蕃、益州等地諸軍事…欽哉!」 將靖西侯,一下子提升到衛國公,太子少保提升到少保。 更重要的是,將都督吐蕃等地軍事,改為都督吐蕃、益州等地諸軍事。 洛寧心知肚明。崇禛的用意十分明顯,就是給自己插手益州的機會,幫助朝廷平定反賊。 可見,先不說天子是不是放心自己,起碼在天子看來,自己現在是值得重用的。 這個衛國公的爵位,其實也大有講究。 洛寧是益州人,勢力范圍也在益州西藩。按道理,就算封公爵,最合適的也是蜀國公。 可是,崇禛沒有給他蜀國公的爵位,卻封了衛國公。 這個衛國,顯然不是中原的古衛國,而是保衛國家之意。 崇禛希望自己這個衛國公,能夠為大夏保家衛國,做個忠臣。 同時,天子也不放心,希望自己將鬼兵帶回西藩,不要在揚州逗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