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你這是自投羅網啊-《大夏伶仙》
第(1/3)頁
洛寧接過《九毒真經-中卷》一看,果然發現是用鴆文寫的。
《九毒真經》肯定和鴆族有關系。真界的上卷,也就是唐家和鴆妃墓的經文,也是鴆妃傳承下來的。
中卷在仙界,那足以說明,仙界有鴆族。
「嫂子可認識上面的經文?」洛寧問道。
何靜搖頭,「不認識。這應該是專門記載毒道的一種古老種族文字。」
「是鴆文。」洛寧也不隱瞞,「是鴆族的文字。嫂子可知道鴆族?」
「這我倒是知道。」何靜點頭,「我和你大哥,都喜歡研究古籍,尋幽探密。五十萬年前,的確有一個神秘的種族,鴆族。」
「如今,關于鴆族的記載,已經極其稀少。知道鴆族的仙人也極少了。」
洛寧道:「愿聞其詳。」
「ok。」何靜說道,「鴆族可能是鳳族的后裔,是鳳族中的毒孔雀之屬,天生契合毒道。上古時期的毒道大能,多和鴆族有關。」
「但是大概五十萬年前,仙界發生了一件后世鮮為人知的大事:伶國滅亡了。」
「伶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伶道宗門的勢力范圍。當時的伶國,有很多強大的伶道宗門,戲班子遍布整個仙界,號稱戲道大業。」
「伶道,其實是
「而鴆族始祖,就是
「所以,鴆族天生就是伶國的守護者。鴆族能分享伶修的愿力,強大自身。」
洛寧明白了,「伶國被滅了,所以鴆族也同時被滅?」
「不錯。」何靜說道,「鴆族和伶國都是在五十萬年前被滅的。仙廷以邪毒異族為罪名,將鴆族斬盡殺絕。」
洛寧問道:「五十萬年前,仙廷為何要鏟除伶國?」
何靜神色古怪,「查詢古籍,似乎是當時的仙廷,懷疑伶國要另立仙廷。當時的伶道勢力極大,仙廷和各大仙族都感受到了威脅。」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我和你大哥,也無法推衍那么古老的歷史真相。」
洛寧想了想,「嫂子剛才說戲道大業,伶道的終極大業,究竟是什么呢?」
洛寧一直很關心這個問道。
何靜沉默一會兒,幽幽說道:
「伶道的終極大業,不是伶道制霸三界。而是改變仙界的權力來源。」
什么?改變三界的權力來源?
洛寧還是
何靜再次點燃一支華子,「比如地球上華夏古代的皇帝,言出法隨,口含天憲。他的權力來源,自稱受命于天,其實來自于國家機器,來自于統治階層的擁護。」
「皇帝任命的官員,權力來源于天子,當然要對天子負責。」
「皇帝也好,百官也罷,他們的權力都是自上而下,都需要暴力來保護來維持,是也不是?」
「可是在影視和戲臺上,演員飾演的皇帝同樣掌握權力,起碼在影視世界和戲臺之上,他們就是皇帝,和現實中的皇帝并無不同。」
「那么,決定影視和戲臺上皇帝權力的,是誰?」
「是影院和戲臺下的觀眾,賦予了演員飾演的皇帝的權力。如果沒有觀眾的存在,那么就不存在演員,當然也就不存在飾演皇帝的影視和戲劇。」
「同樣,是觀眾的審美,決定著角色演的合不合格。」
「那么在電影和戲臺上,皇帝的權力就來源于觀眾。要經過觀眾的認定、審視、評價。」
「以此推理,百官如此,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任何角色,不論大小都是如此,慨莫能外。」
「只要你上了戲臺或者進入電影,只要你是個角色,就都要接受觀眾的認定
、審視、評價。一旦失敗,就要下臺、人設坍塌。」
「觀眾的認可和贊美,就是愿力。若是差評和不滿,那就是業力。」
「伶道的理論是,三界可以是一個戲臺,我們地球人也可以理解為三界是個影視世界。」
「然后呢,三界眾生也可以都是戲臺上的角色,同時也都是觀眾。所謂人生如戲。」
「倘若三界真的成為一個巨大的戲臺,任何人都是角色和觀眾,那么就能顛覆現實中的權力來源。打破力量敘事。」
「打破力量敘事?」洛寧自言自語,「這…好大的魄力啊。」
古往今來,所有權力邏輯都是力量敘事。就算是那些民主***,背后的邏輯仍然是力量敘事,而不是真正的道德敘事。
這種力量,要么是武力,要么是財力,要么是話語權,卻無一例外都掌握在少數大人物手中。
所以他們的權勢利益,不為眾生的意志所主宰。
甚至反過來,他們作為「帝王將相」等統治者,主宰著眾生的意志。
何靜點頭:「的確氣魄很大。實際上,也是最符合因果大道的。這其實就是用道德敘事來取代力量敘事,所謂:有德者居之。」
「有德者,就是愿力多。無德者,便是業力多。你權勢再大,若是無德,就會角色坍塌,權勢消失,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這種道德敘事體系一旦建立,三界也就真正的大同美滿了。再也不會有永無休止、肆無忌憚的欺負、殺戮、弱肉強食。」
「若是這種所謂的伶道大業能成功,那么眾生的意志,才會成為真正的統治者。眾生之心,就是權力來源。」
「而擁有權勢的大角色,就不會私心自用,哪怕強大到神明的地步,也是眾生之神,而不是欺壓眾生的統治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