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是陸翩翩。 陸翩翩坐在主位,兩邊側位上依次是荊王孟熙、豫王文歆、揚王顧禮、徐王景隗。 以及冀國的太子幽、青國的太子萊、梁國的太子成這三位全權代表國君的儲君。 陸翩翩雖然在主持諸侯會議,卻有點心不在焉。 懸賞尋找洛寧這么久了,八國都有了懸賞告示,可居然還沒有找到洛寧。 這說明,洛寧要么在雍國,要么在九州以外的蠻荒之地。 更壞的可能是…他出事了。 陸翩翩心中焦慮,連如今的諸國大事,也不太關心了。 她需要立刻和雍國議和,然后讓雍國下詔懸賞尋找洛寧。 沒有雍王的配合,雍國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怎么尋找洛寧? 至于攻下雍國…她肯定起碼要打好幾年,而且會越打越大。 陸翩翩環視眾人說道:「諸位,如今東胡王南下、西戎王東進,諸胡聯軍百萬,一起攻雍。」 「雍軍雖強,可四面為敵,的確只能自保。可是我們要想攻入關中滅雍,卻是千難萬難。」 「雍軍在關東吃了大虧,豈能不總結教訓?雍軍已經在組建具裝重騎了。」 「接下來再要大敗雍軍,已經很難。」 「而且雍國四面關山險阻,可謂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就算聯軍能攻下,不知道還耗費多少時日,戰死多少士卒。」 她指著外面,「為了供應聯軍糧草,諸國民夫已經征發了千余萬,晝夜不停的轉運糧草,民力物力每日都是消耗巨大,豈能持久?」 「再要耗一年,我們各國就都耗的精窮了。」 「再說,我們在險關之下和雍軍死磕,占便宜的卻是胡人,為胡人做嫁衣!」 「胡人要是滅了雍國,我們不是幫了胡人大忙?到時還要和胡人血戰…」 她說到這里,眾國君和太子都明白了。 雍軍雖然慘敗,元氣大傷,可實力猶存,絕不可小覷。 說句難聽的話,此時的雍國,國力仍然遠超任何一國,國戰潛力極大。 加上占據天下最好的地理優勢,易守難攻,要滅雍國大不易。 豫王文歆首先表態道:「我…寡人聽公主的,公主說怎么辦,我豫國就怎么辦。」 他是陸翩翩復立的豫國國君,當然只聽陸翩翩的話。 荊王孟熙想了想,肅然說道:「公主說的不錯,寡人思來想后,也無法一直打下去,是該見好就收了。」 「如今,我荊國已經收復了割讓給雍國的漢水三郡,倒是可以接受議和。」 「不能再打了。」揚王顧禮也苦笑一聲,「勞師遠征 ,日久不祥啊。」 「只要雍國無法吞并諸國,那就再好不過了。」梁國的太子成也贊成,「雍軍回防,我大梁丟失的東北三郡也收回來了。可以議和。」 眼見眾人沒有反對議和的意思,陸翩翩就定調說道: 「既然諸位都贊成議和,那我們就答應和雍國議和,讓他們全力對付胡族諸部。」 「不過,我希望諸國可以變法圖強,不要再給雍國欺辱…」 就算陸翩翩不說,諸國也要在壓力之下,推進變法進度了。 不進則退,就有滅國之危啊。 陸翩翩忽然說道:「諸夏九國,相互殘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最好,能結為聯盟,在諸國王廷之上,統轄九州大事,仲裁諸國紛爭…」 眾人聽到陸翩翩的話,都覺得和當年的虞天子差不多。 要不,復立虞天子? 若是天子有威望,能阻止諸國混戰,那也是好事啊。 當年有虞天子的時候,都討厭頭上這個名義上的共主。可是一旦沒了虞天子,又發現天下更亂。 沒有哪年不打仗,越打越大。諸國都有滅國之危。 看來對諸侯而言,還是有天子更好啊。 接著,陸翩翩就召見雍國使臣,同意開啟議和。 很快,雍國使者邵九音就進入大殿。 「外臣邵九音,見過兗國攝政公主,見過諸國君長!」 邵九音不卑不亢的行禮。 太子幽忽然說道:「孤認識你,你曾經是雍國的盲臣啊,怎么成了使臣?」 盲臣?陸翩翩心中一動。 她不禁想起了妙算上仙對自己說過的讖語: 「他年三生石上日,認取盲臣是故人。」 難道,這盲臣就應在邵九音身上? 他是故人? 陸翩翩 卻聽邵九音對太子幽笑道: 「殿下好記性,外臣的確曾當過盲臣。可那是七年前的事啦。如今,外臣忝居典客之職。」 盲臣,雖然可以由盲人擔任,但并非一定要由盲人擔任。 實際上,雍國歷史上多數時候,盲臣還是由不盲的正常人來擔任。 邵九音當過盲臣,卻不是盲人。 陸翩翩不由問道:「貴國如今的盲臣,是誰擔任呢?」 邵九音搖頭道:「回公主的話,此事外臣委實不知啊。外臣這三年,一直駐節閬州,沒有回長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