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年第四十章-《似水年華靜靜過》
第(1/3)頁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件事,如果你連想都不敢想,那結果肯定是渺茫的。如果你日思夜想念念不忘,就很有可能激起回響的漣漪。??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意思是:只要信念一直在,就總有被回應的一天。哪怕現在無人理解,終有會被人理解的一天。????
這句話出自李叔同。??原話是:??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里,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因它在傳遞你心間的聲音,綿綿不絕,遂相印于心。??????
李叔同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弘一大師對佛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對律宗的研究與弘揚上。他先后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他入佛進修博覽而廣納。他原是個對任何事情,做就要做得認真徹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學思想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房子不僅是個人及家人遮風避雨的居所,更是一種成功的象征。對很多人來說,一生能蓋起一座房子或購買一套房子已算人生成功了,也確屬不易。很多人會覺得房子是人生歷程中要爬的一座大山,爬上去就手伸OK,喜笑顏開。爬不上去就低頭垂肩沮喪不已。??
也有人不敢想,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一生也蓋不起一座房或買一套房。這可能源于內心極度的自卑。嚴重的自卑對人是毀滅性的打擊,雖內心深處不甘,但終是被自卑的潮涌裹挾沖刷無力反抗。就如網上的一則新聞,一男子被妻子離婚,妻子不久即又嫁人。男子氣憤不過,發誓賺不到錢不回家。可已是四十多歲的年紀,又身無所長,只得打零工輾轉討生活。如是二十多年過去,男子始終沒掙到錢也就不愿回家,最后是貧病交加,說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家住何方,被救助回家。新聞的下方評論有人留評:“妻子果然有眼光,打工二十多年還貧困交加。”男子的內心該是多么的自卑,才造就自己被動的人生。由是可見,自信對人是何等的重要。意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然也不會有“人定勝天”一說。那些身殘志堅取得輝煌成就的人,就是自信心強大的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卑的人無法拒絕別人,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好,自信的人擁有自己的方式。自卑的人想要所有人都喜歡他,自信的人只考慮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卑的人怕被誤解和批判,自信的人覺得其他人想什么都不重要。自卑的人無法自主決定,自信的人自行決定并承擔責任。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愿考慮房子的人,覺得自己有房子住就行了,至于蓋房買房,不是自己考慮的事。雅覺得自己的公公婆婆就從未考慮過買房,他們的土房子雖然過時了,但當年結婚時也算是新房子新家俱,方圓百里也算是首屈一指,那時村里幾乎都是土瓦房。土瓦房也能歷經風雨百年堅挺。??
老公家的土房子整體來說還行,墻體刷著厚厚的白灰,最差勁的是西邊盡頭的一間,土坯墻已有一道巨大的裂縫。這間房以前是老爺爺老奶奶住的。雅記得,村里若有人蓋新房,老爺爺就去遠遠地望著,回來后就不住地搖頭,嘴里嘟囔著:“都蓋磚瓦房了!他一天里就知道喝酒!”他給兒子娶媳婦時是新房子新瓦,惹人眼羨。到他孫子娶媳婦時卻是舊房舊瓦舊家俱,被人譏笑,可他已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雅記得蓋新房時,大姑媽說:“你們這新房蓋了,我就不擔心下大雨把墻下塌了,不擔心老爺爺了。”老奶奶那時已走了。記得喪禮上當小輩們大哭時,老爺爺大聲嚷道:“哭什么哭!這是好事!人老了,早晚都要走的!”??
雅不記得是對大姑媽說的還是對老公說的:“房子蓋好了就讓老爺爺住我們隔壁屋。”當時婆婆就坐在旁邊聽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