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年第四十三章-《似水年華靜靜過》
第(1/3)頁
(一)
那時候一家人都很高興,爸爸也以為爺爺從此可以坐起來了。然而到了第二天晚上大約六點多,雅做好飯去喂爺爺,喊了好多聲,可爺爺卻依舊一動不動的,雅心下甚慌,大喊:“姐--,你們快來看,爺爺是不是不行了?”雅姊妹們一邊大聲叫著“爺爺”,一邊用力推他的胳膊。可爺爺一聲回應也沒有,他依舊那么平靜,宛如深睡中。這時,雅姊妹們確定爺爺不在了,不由放聲大哭,“爺爺--爺爺--”悲凄的哭聲引來了鄰居們敲門,鄰居說:“怎么回事啊,家里出什么事了嗎?倆大人又都不在家。”雅哭著說:“我爺爺死了,嗚---”
后來人們知道逝去的是孩子們的鄰居爺爺而不是親爺爺時,都贊嘆爸爸媽媽對鄰居老人還這么好,兩口子是多么心善的人啊。爺爺死后,被干兒子拉回家鄉用雪白的布裹著全身埋在土里,沒有用棺材,據說這就是回族人的土葬。爺爺,他潔白如玉地來到人間,經歷了塵世的風雨洗禮,又潔白如玉地離開。
雅至今想起鄰居爺爺,依舊會莫名的心痛,小時候對自己好的人真的不管有沒有血緣關系,這是刻骨銘心的一種親情。小時候對自己好的人,真的是想念一生,從小想念到老。在雅的心中,小時候對自己最好的就是外婆,她永遠那么慈祥溫和,就象溫煦的陽光,讓雅沐浴在溫暖中。媽媽雖說對自己很溫柔,但不愛說話,她每天忙碌到天很黑才回來。父親脾氣急躁,有時候雅姊妹們吵仗,父親會拿著皮鞭或棍子狠狠地打在她們身上。那時候雅覺得身上好痛啊,打到腿上好痛用手護腿,手又被打到,痛得直跳腳,可是父親還是不停手。
現在想來應是父親生活壓力太大了,他本身不是一個很開朗的人,他是個實在人,在單位里受氣了忍著,生活壓力又大,回家不免會拿孩子們出氣。而雅又脾氣倔強,任由爸爸打也不愿象姐姐妹妹那樣哭著求饒:“爸爸,別打了,我再也不敢了……”
慈祥的外婆,給了雅不盡的溫暖,她最喜歡冬天的晚上睡在外婆的懷里,讓外婆給自己唱兒歌講故事。印象中外婆燒火做飯時,總在灶里給雅燒兩個紅薯。那紅薯真甜啊,小時候的紅薯為什么那么甜呢?怎么長大后再吃不到那么甜的紅薯呢?到現在雅都覺得烤紅薯簡直是人間美味,比肉好吃多了。
童年時那么愛自己的爺爺、外婆如今都離開了人世,想起他們,雅依舊會傷心流淚。在孤獨的童年,因了他們的關愛,童年才會留下串串童真的笑聲。記得有女兒的時候自己腿疼,外婆還很擔心地給自己說了好多土方法。以后的年年,外婆見到雅總問她腿還痛嗎?雅記得外婆曾給自己買了一塊精致的手表,還給自己做了漂亮的棉衣,棉鞋,長大后還給自己做了一件精美的粉色旗袍,領口的盤扣做得好精致。回首往事,腦海中最多的竟然還是童年時的美好回憶,童年時的溫暖,正如一句話“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治愈。”
窗外,陽光如此美好,天氣如此晴朗,想起鄰居爺爺,想起外婆,雅的心又隱隱作痛。眼淚啊,為什么不由自主地往下掉?為什么對他們的思念沒有隨著他們的離去消減反而更深更痛了呢?這么多年了,都說時間是醫治心傷的良藥啊,為什么還有這么真切的痛呢?
雅家最后搬到了離她上小學很近的地方,也是兩間房子,一個小院兒。這個房子最后由妹妹買下了。因為父親說那個地方繁華,妹夫喜歡做生意,賣給他們比較合適。妹夫把它翻蓋成四層樓房開辦成旅社,生意很好。父親母親在市郊買了一塊地皮蓋成三層樓房,雅家從沒有房子到有房子,應該是在雅走入社會工作后。那時候說買房子蓋房子,爸爸是不敢想的,他工作的單位工資一向不高,除掉生活開支,所剩無幾。媽媽倒是敢想,錢不夠找親友借了一部分,干著還著也沒欠帳。
姐姐妹妹找的對象都是本地人,家里都有幾套房子。雅卻不想找個本地人,她的心始終在遠方,似乎這種想法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她希望以后在外面成家立業,她覺得那也算是一種成功的人生。她覺得嫁的近了,一旦生氣了什么的,就會讓父母跟著擔心。但是雅犯了一個大錯,就是沒有考慮經濟條件。父親母親總是說:“沒房沒錢都沒什么,最主要的是人要知道干,只要人知道干就不愁沒房沒錢。”父親母親都是正干的人,剛成家時也是一無所有,雅可能在無形中受到了父母的影響。
遇到老公的時候,雅提出到老公家看看,當她看到他家竟然還住著土房子時,竟是滿滿的同情,她什么都舍不得要。那時候她與老公在外面打工,租了個小房子當新房,買了個紅色的三門衣柜,買了一張紅色的床,買了個液化氣灶,兩人之家便開始了。那時雅也不敢想買房子的事,總覺得房子是個大事,自己沒有能力去買。后來雖說把老家的房子蓋了卻依然住著很不舒心,便不想在那里住了。
沒有一個穩定的住所,總是有一種沒有根的感覺。住娘家,也不能住一輩子,也害怕時間長了兄弟媳婦會不樂意。因為孩子之間會有爭執,時間長了也會影響大人之間的關系。自從父親走后,雅想有一套房子的思想越來越嚴重,以致于那兩年她天天在媽媽姐姐面前說。
媽媽住的地方是市郊,因為那兒的人們有地賣,所以家家戶戶都算是富戶了。據說早些年遠鄉的姑娘們爭著想嫁進來,這個地方的男的,有的長得很丑卻也能找一個漂亮的媳婦。這兒的人因有地,便蓋了一樁樁樓房,一層層賣出去,當然都是小產權房,價格比商品房便宜一半。
雅買的這個房子是5層,也是一個親戚的,因為是親戚,所以說可以分期付款。首付了10萬,這10萬一大半都是借媽媽的,老公每年春節回來,付房款三萬,三年付清。
首付給了親戚,寫了收據后,雅便開始裝修房子。那時是春節,雅領老公來看。墻壁還是灰色的水泥,沒有涂白。地上滿是碎磚、砂粒,南北距離很長,給人空間很大的感覺。
老公對房子的空間、格局都很滿意,有了兒子,也有了更大的動力。那時,他工資尚可,每月打錢回來。雅把錢給了親戚,讓他找師傅裝修。
到第二年春節,房子裝修好了。因為住五樓,孩子又小,雅讓師傅將所有的窗戶都安上封閉防盜窗。地面鋪的是白色的瓷磚,衛生間和廚房則是小塊的黃色的瓷磚。雅用編織袋將碎磚、砂粒一袋袋拖下樓去,扔到垃圾堆處。地,拖了一遍又一遍,到晚上終于把房子搞干凈了,雅感覺腰快直不起來了。
客廳的窗戶是一整面墻那么長的窗玻璃,雅買的是雙層窗簾,外層是黃色的垂感很強的簾布,里層是透明的窗紗,上面繡的是一棵棵發財樹。據說客廳用黃色的窗簾比較吉祥,這副窗簾是那家窗簾店里最貴的。三間臥室用的是灰色的窗簾,給人厚重的感覺。
老公回來后,看到寬敞明亮的房間,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和雅跑到家俱店看家俱,買了一套淡綠色的布藝沙發,一張黑色的茶幾,一張黑色的條幾。考慮到兒子太小,怕他睡覺翻下床去,雅買了一張灰色的榻榻米床。榻榻米的左側是一道窄窄的灰色布藝隔擋,右側是與床等長的灰色布藝長桌,可以放書,可以收納小物件。
考慮到孩子尚小,雅買了一張黃色的小方桌做飯桌,買了一個小轉盤,以備來客時方便上菜,買了八個配套的小靠椅。這一套用來吃飯的桌子,參考的是老公家那里的擺設。那里的家家戶戶都用這種桌子吃飯,雅覺得挺方便的。兩年后,雅又買了套棗紅色的高高的餐桌和椅子,因為兒子可以坐這么高的桌椅了。那張黃色的小方桌,雅用來做畫畫的桌子。
沙發正對的條幾上,雅買了一臺大彩電,買了一個小衛星鍋。
新家窗明幾凈的,雅看著覺得心里舒暢得如春風拂過。他們邀請姊妹們來聚餐,老公做菜手藝不錯,雅出出進進地幫忙,眼里滿是愉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