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年第四十七章-《似水年華靜靜過》
第(3/3)頁
午夜夢回??
依舊是那人那時倩影??
?雅的一位文友看了這首詩后留評:“我的缺點是讀書少了。”雅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是不贊同她的這種觀點,但又不愿直接反駁。雅倘不回評,不熟的人以為他真是讀書少了,他心里也根本不會認同。雅感覺他是恃才傲物的人,雖然也常作謙恭狀:“向您學習,欣賞點贊”,但他不經意的只字片語流露出了他的自負。雅斟酌再三,回評“友,您過謙了。”??
倘問雅,她的深沉憂傷的情詩是寫給誰的,即便雅指是誰,誰也不會相信,以雅素喜獨處的性格,不會與誰過往甚密。本是臆想,無關真人,描摹失落的情緒,純真的友情才是主旨。你說,詩中“杏眼綠衫”,“素手纖指”,“淪陷你的秋瞳”,這樣的可人兒會是誰???
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主要是身邊人的誤會,雅還是把他們屏蔽在朋友圈之外比較好。生活中,雅也不喜歡在朋友圈曬自己什么。偶爾在朋友圈發些文字,大家互勉共勵,不亦悅乎???
主管大李是如何看到雅發的文字呢?雅思索了兩天,終于恍然大悟,原來是微信里的“看一看”功能。里面主要是雅看過的微信公眾號文章,看后隨手點了“在看”。??
主管發給雅的鏈接就是雅的微信公眾號上的文字,筆名不是蕭風蕭。看來,這“在看”兩字不能輕易點。??
可是,不點就行了嗎?一些比較熟的文友,有時會把他們的微信公眾號文章私發給雅,言下之意就是讓雅點“在看”兩字,這著實讓雅有些為難:不僅暴露了她的行蹤,也暴露了她的文友。雅既然屏蔽了朋友圈,就是希望她的文和她的文友與她生活中的人沒有任何聯系。??
這“在看”兩字啊,讓人喜來讓人憂,怎么能讓身邊人看不到“在看”??呢?后來,雅終是學會了關閉“在看”兩字。
(二)
有時候,明明有滿滿的素材,卻寫不出自己想
要的效果。自己寫的較滿意的文 ,往往是心平氣和地寫出,再慢慢地斟酌字句,慢慢地修改出來的。
高中時雅和一位女友同在一個文學社,女友的文章經常被發表。她的文短小精悍,語句優美。她說好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她總是對她的文章反復修改。雅卻是寫個作文都要扯個七八頁,連累老師不得不寫下批語:“寫作文不是寫小說!”雖然有同學說雅的作文隨隨便便都能摘出好多象詩的句子。
暑假到那位女友家玩,見她床上桌上堆滿了報紙,她剪了好多文章粘貼在大作業本上,已剪了厚厚一摞。雅也剪過好文章,大概有兩三本吧,卻是剪過便拋到了腦后。雅更喜歡看大部頭的小說。初中時,一位文采很好的女友與雅如膠似漆。她家有很多藏書,那是她爸爸收藏的。雅因與她交好,中學幾年幾乎把她的藏書看完了,那些書中竟有不少是外國名著。那時雅不止一次地對她說:如果不學數理化就好了,如若可能,我希望不上學,整天埋在文學書里。直到今天,雅還會這樣想:倘能在青春歲月過兩年埋首書堆,看自己想看的書的日子,這一生也有一段極幸福的日子了。可是,日子并不會隨我們的心意走過,我們被日子裹挾著跌跌撞撞……
多年后,雅在報刊上看到高中時的那位女友發表的一篇散文。她依舊用她的本名,她的文字更加優美精煉,文中表達的感情如日噴薄而出。那應是她向她心儀的人發出的愛的呼喚。想到中學時她總是沉默寡言,說話聲音低低的柔柔的樣子,雅禁不住大笑起來。她羞怯于向他表白,卻用文字大膽地向他宣愛。雅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初戀,那一場曠日持久的暗戀……
那時,不敢看《紅樓夢》,不敢聽悲傷的情歌,什么是相思噬骨,什么是相思之痛,雅細細地品咂個夠。那時覺得,完美的人生就是事業有成,愛情美滿。可是事業已是壯志未酬,此生無就;愛情是愛而不得,心儀的人兒此生無緣……這一切深重地打擊了雅,她已體味不出生活的樂趣,深秋的蕭瑟深深裹挾了她……
今日回首往事,雅在想,倘若她也如那位女友一樣用筆大膽示愛,會是什么結局呢?所謂暗戀,也并非一個人一味地單相思。其實,也有靈犀相通,那一次次不約而同地回眸,自己為什么就不敢面對呢?因了那人,自己深心處是空前的自卑。那時自己有機會與伊人相遇,為什么偏要給伊一個孤傲的背影呢?明明有機會相遇伊的眼睛,卻為何偏了頭顱,眼睛睨向旁處,看也不看伊一眼呢?
在沒有機會相見的歲月里,自己忍著不去打探伊人的任何消息,有的只是夢中一次次回眸。甚至自己拒絕用文字寫伊,卻任由伊的影子在夢中遠遠回望。
時至今日,雅才敢用筆回味當年相思之苦。應該是放下了,應該是痛得麻木了,已無了痛的敏感。
雅終于明白,那個伊人其實是理想中的自己,伊人是自己本想成為的人。因為自己無法達到,所以輾轉難寐,所以傷感痛苦。也因此,從此看愛情詩,不再認為詩人相思的是具體的人,它可以是人,是物,是理想,是理念……
人們寫文,很多人都愿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尤其是參加征文比賽,很多人都希望身邊人,甚至是身邊人的身邊人都能投一票。雅卻是深深忌諱,她寫的文甚至不愿身邊人看到。寫實文,怕身邊人對號入座。寫情文,怕身邊人非議訕笑。也因此,雅寫的文都用筆名,當然,她的身邊人并不知她的筆名。也因此,雅設置了朋友圈權限,她的朋友圈都是文友。
有時雅會想,倘若伊人知她的情詩是寫伊,伊會作何想?哦,她寫的真是伊人嗎?她似乎與伊一句話也沒說過,她又了解伊多少呢?伊人現在什么樣?夢中伊依舊是十八歲的模樣,倘真有見面的一天,會不會陌生得想轉身逃開?哦,她寫的應該不是伊人,而是理想中的自己。她懷揣一個失落的夢,她的失意寥落要通過它來渲泄。就如自己不止一次地幻想兩腋生出巨大的彩翅,振翼馳向彩云間……
終于閑下來了,雅本該加快碼文步伐,卻為何心還是靜不下來呢?碼文在一個不大不小的網站里,平時寫文卻在另一個平臺里。有幾個人的文還是日日牽系了目光,卻與之并無互動。他們是敢言敢撕的人,自己雖然欣賞他們行文的大膽暢言,卻并不想成為他們隊列中的一員,怕一言不慎惹火上身,自己并沒有他們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自己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去,不留一言片語,不舉一下指頭。
有文友說雅的文章標題有些簡單。是的,她的文章標題常常一個字或兩個字。一篇文能否吸引人,標題很重要。看到有很多文標題很醒目,令人不由點進去,卻發現“原來如此”,“不過如此”,或者議題另類,引無數唾沫噴濺,甚至寫者也被噴得看不見人影。雅也想文字被更多人看到,卻并不想在標題上下功夫,總是以簡單的字眼一帶而過。忌諱著什么呢?也許是怕自己孤零零地站在看臺上,周圍是聚攏的人的評頭論足……那是種什么感覺呢?應是“零丁洋里嘆零丁”的惶恐感吧?
雅現在本應靜下心來一心碼文,卻是心有戚戚感惶惶然。已是多天沒怎么與文友互動了,他們給她的文留下了贊,她卻還沒回贊。原來,這種焦躁不安源于她欠了文友的點贊情。
來而不往非禮也,文友的贊要趕緊還,否則越聚越多,等聚成了山就無了招架之力,還不起了。于是,這兩天雅幾乎停碼了文,全力趕回贊。文章細讀是不可能的了,大致瀏覽一遍便點上了贊。因看了平臺上關于空心贊能量贊的爭執,自己也怕給文友點了空心贊惹埋怨。怎么辦呢?點贊收錄后再加上評,據說評相當于能量贊。唉,真想不明白:寫文就寫文,贊就是贊,干嗎要細分成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生生扯出些波折來。
好在終于回完了贊,雅感覺頭上的云山散去了。天空蔚藍高遠,心境也澄澈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