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像天麻的比賽,選手加觀眾也就一兩百人,大部分人都是選擇在直播間看的,而且涉及的國家也就那幾個,大部分還都是國內的選手,也就是獎金稍微高點而已。 但放在星際可就不同了,先不說光涉及的國家就已經不知道多少了,選手雖然才十個人,但因為星際比賽的原因來到現場的人卻有幾十萬之多。 但能真正進入到場館之中觀看比賽的觀眾,也只有十萬人而已,這些大部分都是通過戰令的最終獎勵獲得了限量線下賽門票的玩家,也有小部分的是通過購買別人的門票來的。 這次比賽的門票一直都是放在戰令之中的,雖然限量了前十萬人,但秦洛開始根本沒想到能夠真有十萬人去搶這個最終獎勵的,而且超過十萬人之后的獎勵雖然沒有線下賽門票了,但也多送了一次終極手辦的機會。 秦洛剛開始本來以為總獎池能夠有個兩億到三億就已經很厲害了,但沒想到,現在直接就奔著六億去了,這還只是獎池的金額,他這一年光星際一個戰令,就賺了二十多億,光明年要送的手辦,就已經有百萬份了,其中不少玩家雖然沒怎么花錢,但耐不住他肯肝啊,硬生生的肝出來也沒辦法啊。 這還是稅后和分完成了的,算上那些出去的,將近三十億還是有的,當然這些和前世很多手游比不算太賺錢,甚至連一些端游都比不上,比如DNF一年也是破百億的存在。 但考慮到這個世界國內的貨幣和國外的匯率相對統一,基本都在一比一點幾左右,甚至很多都是一比一,這也是為什么互娛平臺的游戲定價都在最高八十的原因所在,主要就是購買力和匯率的差別上。 當然這些都是外在原因,內在原因也很簡單,星際本身的付費點就很是單一,除了戰令以外,便只有劇情和合作模式了,其他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開放給玩家的,如果你只是一個專注于對戰或者社區地圖的玩家,那確實也沒什么付費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么秦洛會給門票設置上限而且還認為達不到的原因所在,除了線下場館的限制,還有就是對于自己游戲付費點的正確認知,但秦洛卻錯估了星際這款神作的潛力。 在這個充斥著槍車球的世界之中,星際這種單純靠玩法就能夠吸引一批忠實玩家,更別說它作為RTS巔峰游戲的獨特魅力,再加上高昂的獎金鼓勵,光最近幾個月比賽,就不知道給大家貢獻了多少刺激的比賽。 甚至很多人自己都不玩星際,就只是想看比賽,就專門買了戰令天天OB天梯的頂級比賽,那種專屬于RTS游戲的高觀賞性,對于戰局的運籌帷幄是很多人都沒辦法拒絕的爽感。 這種新奇的體驗你說火嗎,那肯定是火了的,但相對于這個世界的其他游戲,付費率還是很低的,所以在很多大公司看來,星際并沒有什么值得他們學習的地方,最少,它不夠賺錢這點就足夠把它打入冷宮了。 三十多億的年營收對于那些公司來說,還是看不上眼的,他們也清楚要開發星際這樣的游戲需要耗費多少精力,而且也很清楚,星際能有這個營收也和秦洛高昂的獎金有關,這相當于是進一步縮減了營收,這種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游戲,他們肯定不會選擇的,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出款FPS撈錢呢。 而且這還是只是第一年,在他們的觀念之中,所有的游戲都會隨著時間營收慢慢變差,網游甚至可能一個版本問題直接就被腰斬都有可能,這也是為什么他們每年要出新游戲的原因。 在他們看來,星際這種偏向單機的網游營收肯定會每年往下掉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其本身的基礎太過固定,版本更新并不會起到什么作用,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人會看上星際的模式了。 “行吧,一個星際就有這么大的反響,真不敢想以后啊!” 秦洛還真是第一次看到星際比賽能有幾十萬的線下觀眾,這是在前世都沒看到過的盛況,真要說的話,可能也只有LOL這些游戲能夠有這么多的線下觀眾吧。 他光想想,要是以后出了MOBA游戲,那玩家基數可能是要按億去算了,線下賽的門票怕是要搶瘋,觀眾基數得是星際的十倍以上。 要知道這個世界連RTS都是最基礎的形態,更別說能夠演化出MOBA類型的游戲了,甚至可以這么說,現在除了秦洛以外,就沒有人有MOBA的概念,更不可能去開發這種類型的游戲。 “什么以后?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嗎?” 唐靜嫻下意識的問了一句,對于秦洛有時候沒來由的話唐靜嫻早就習慣了,她也發現秦洛一般說這種話的時候,都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