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七、真相的價值-《妖女亂國》
第(2/3)頁
此時有位崔姓子侄奉上了一卷竹簡,說是在陛下賞賜的壽禮中尋得此卷,記載的是關(guān)于大魏立朝之前的舊時。
大魏立朝至今才至第三位皇帝,立朝之前的舊事雖理應(yīng)編撰入《魏史》,怎奈何大魏前身乃是一鮮卑部落,會寫字的都沒幾個,更不要說對舊事的記錄。
崔浩此前一直為此煩憂,沒想到今日竟在陛下賞賜的壽禮中發(fā)現(xiàn)了記載。
接過竹簡,崔浩便如獲至寶般讀了起來,只是越讀臉色越難看。最后將竹簡一卷,連堂坐都未繼續(xù),便匆匆?guī)е奘焕呻x開了。
崔十一見父親臉色不好,也不敢多問,隨父親上了馬車,一路回到崔府,入了書房,關(guān)上房門才出言問道:“父親,可是出了何事?”
崔浩將袖中握緊的書簡遞給兒子,“你看看吧”
崔十一接過,讀完也是心驚肉跳,深吸了一口氣才平靜下來。
若說見不得光的事兒,歷朝歷代都有。只是北魏在部落時期,多少有些原始的弱肉強食,父殺子,子嗜父,骨肉相殘似乎在部落都是家常便飯。
此種獸性從魏朝如今的留子去母的祖制上就可見一斑。
這些事兒在鮮卑貴族眼中看來并沒有什么。畢竟曾經(jīng)草原的苦寒,唯有強者才能生存。
可漢人受儒學(xué)影響頗深,此時無論是崔浩還是崔十一郎看見竹簡上的記錄,都有些反胃。
“父親打算將這些修入史冊?……只怕是會觸怒陛下。”崔十一郎有些拿不準,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崔浩本還有些猶豫,可聽兒子這么問,反倒義正嚴辭道:“修史不是杜撰!更不能避重就輕!若是只為歌功頌德,寫篇頌詞祭文就夠了,何必勞心勞力地翻查典籍?史書是要留存百世的,便是一個字的用法都要斟酌再三,為父又怎可罔顧事實,將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都掩蓋過去!?”
崔十一郎聞言慚愧道:“父親教訓(xùn)的是。況且這典籍還是陛下賜給父親的壽禮。若陛下真的對此頗有介懷,又怎會將此書簡賜下?”
崔浩點頭道:“不錯,陛下乃心胸寬廣之人。自當(dāng)清楚其中厲害,知道修史第一首要之事便是嚴謹無錯。”
崔十一郎贊同道:“既如此,孩兒這便再召集子弟們明日堂坐,商討如何將此書冊上記錄之事修入魏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