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城市規劃-《我竟然成了救世主》
第(2/3)頁
汽車博物館中雖然有各式各樣令人心動的跑車、概念車,但是給安康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輛公共馬車。這種馬車比一般的馬車大一倍,但是馬車除了車廂可以坐人以外,車廂的前后、車廂頂上都可以坐人。一輛馬車可以坐十四、五個人之多。
如果把這種公共馬車的車廂再加長一些,一輛車坐二、三十個人一定沒問題。
安康當然想過造那種像現代地鐵、有軌電車一樣的車輛,但是那些車輛太大了。和車輛比,古代的城池規模還小。
他可不想讓公共交通把城池的空間都占據了。
至于公共交通的價格,一定要控制下來。
這個時代,富人家里都是用馬車代步,平民家里沒有馬車,所以只能步行。有了這一套經濟而快捷的交通方案,有了這種貫穿全城的軌道交通系統,整個城市就活了。
要致富,先修路。就是這個道理。
交通先活起來,人才會活起來。
人要活起來,商業才會活起來。
商業活起來,官府才會收到更多的財稅。
稅賦并不是越重越好,而是要衡量商業活動定一個最佳的稅率。
安天寒雖然不是個書呆子,但是和他相處一個月來,安康對他已經有所了解了。為官之道他是懂的,經濟之道他卻是似懂非懂。
照安康的理解,安天寒可以當一個秉公執法的法官,卻未必能讓整個城市的經濟活絡起來。
安康雖然也不懂經商,但是畢竟是二十一世紀的高中生,電視里每天宣傳的城市經營、招商的信息他還是了解的。商業活了、手工業活了,城市的經濟也就活了。
這是他打算下一步就向安天寒建議的。
街道和軌道交通的思路有了,接下來就是打算在這個城池里建一套自來水系統和污水排放系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