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場了。” “我就是沖著王默團隊選手來的。” “不知道表現怎么樣。” “第一輪,曹彬和葉遠航的兩首歌,我可太喜歡了。” “最喜歡葉遠航的《昨日重現》。” “是的,這首歌已經成為經典了。很期待他們繼續帶來好的歌曲。” 當然,由于前面三對歐美選手的爆發,也讓此刻有著許多另外的議論。 “這次,華夏選手要贏肯定沒那么簡單。” “嗯,娜塔莉、克里斯蒂夫他們的選手發揮都太驚人了。” “聽小道消息說,這些選手表現如此好,是幾位導師請到了頂級外援。” “真的假的?” 議論中。 舞臺上的尼克已經完成了拋幣。 葉遠航選擇了正面,曹彬選擇了反面。最終硬幣反面朝上,代表著曹彬先登場演唱。 “斌哥,加油。” “一起加油。” 兩人都握緊拳頭,彼此相視一笑。 接著葉遠航和尼克走下臺,將舞臺讓給了曹彬。 哪怕是娜塔莉,也露出認真的表情。 她知道,這名選手可不能小覷,即便是她團隊中的選手表現優秀,但在上一輪,曹彬以一首《Traveling Light》驚艷了國際歌壇,甚至這首歌目前已經成為了歐美年輕人向往自由的主題曲,熱度極高。 光論歌曲而言,前面的三隊選手總共六名歌手唱的歌曲,沒有任何一首歌能比得上《Traveling Light》。 所以,要在票數上贏下曹彬,只能從以下三點入手: 第一,唱功。 第二,長處發揮。 第三,最合適的歌曲。 有時候,好的歌曲不一定適合歌手,歌手能發揮出最好的歌曲并不一定質量最高。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打個比方,在前世的《華夏好聲音》上,許多默默無聞的選手因為唱某首冷門歌曲而一夜聞名,就是因為這個選手的歌喉、表現,將歌曲完美表現了出來。 譬如:張瑋的《嗨歌》便是經典例子,一夜之間將這首歌頂到了全網皆知。 所以,娜塔莉心中明白,要贏下曹彬,希望還是很大的。 歌曲好,不代表無敵。 舞臺上。 燈光變得絢麗。 大屏幕上也顯出了幾行信息。 歌曲:《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 演唱:曹彬 詞曲:王默。 依然還是王默的新歌。 對于王默創作新歌的速度和數量,外界早已經麻木,甚至已經不能算是新聞了。估計若是王默沒有拿出新歌,大家才會覺得奇怪。 此刻,眾人目光定格在曹彬身上,等待著他的演唱。 前奏起。 當柔美的鋼琴伴隨著吉他聲音傳出來時,許多人表情微微一怔。 “還是民謠類型。” “不對,不是民謠。是有點民謠風格的歌曲。” “慢搖滾吧?” “對,就是慢搖滾。” 慢搖滾音樂,是一種很特殊的歌曲風格,它雖然被稱為搖滾,不過它卻柔和了搖滾的界限,同時也傳承了搖滾歌手和創作者的作品框架。 它沒有搖滾那樣驚爆,但旋律簡單、節奏輕快,在歐美歌壇廣受歡迎。 只是,這種慢搖滾風格卻很難唱好。 一般歌手都不敢嘗試。 否則,它要么就被唱成了搖滾,要么被唱成了抒情歌曲,變成了四不像。 “居然敢碰慢搖滾!” “這個曹彬還真是每次都挑戰高難度歌曲啊。” “有點另類。” “上次他唱鄉村音樂就足夠震撼了,這次竟然敢觸碰許多國際頂級歌手都不敢涉及的慢搖滾。” “……” 許多人暗自震驚。 他們卻不知道,舞臺上的曹彬,此刻卻是心情激蕩。 他終于唱搖滾了! 雖然是慢搖滾,但他也終于回歸自己真正的擅長領域了! 張嘴。 開唱。 “Oceans apart day after day 海隔一方日復一日 And I slowly go insane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