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培養建議如下:該選手風格鮮明,是一名入侵能力極強的打野,出色的團戰以及優秀的應變能力,使得該選手能在小規模團戰中無往不利,但稍顯遜色的控圖能力成為限制其成為一名六邊形戰士的重大短板,建議宿主可在其職業成長中,可加強其野區資源控制能力的訓練,來彌補面板六邊形所欠缺的部分。】 重大短板??? 你管95分的控圖叫重大短板是吧? 系統,你要不要聽聽你自己說的什么豬話。 然而林沭陽內心的吐槽,系統并未理會,第二段培訓建議緊隨其后。 【控圖能力略顯不足的同時,該選手缺乏良好且穩定的心態,極其容易受到外界以及個人心情影響。】 【建議作為俱樂部管理者應多關注戰隊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林沭陽: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好吧,沒毛病。 電子競技這個項目非常吃選手的反應能力,因而電競選手的年齡要求自然是越小越好。 隔壁LCK的青訓營里甚至有十三四歲的小朋友。 LPL哪怕年齡要求放大了一些,青訓營里也多是十六七歲為主的少年。 三觀尚未完全形成,從校園中走出,在職業戰隊里又是一個無比封閉的環境。 沒辦法接觸外界,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這個年紀,也恰好正是懵懵懂懂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想來,對年輕選手除了個人能力培養,還應該增加心理健康以及認知方面的培訓。 “系統,繼續給我掃描第二個選手的資料。”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再靈光一閃,也不急于這一時半會兒。 把小天培訓建議中凸顯出的問題先行放下,他想再看看其他人的數據。 “ID:angel(WE青訓選手)” “對線:92(96)” “反應:90(96)” “團戰:88(94)” “支援:79(89)” “……” “綜合評價S(SS﹣)” 怎么說呢。 黑天使的個人面板上少有偏科的情況。 基本功扎實、版本適應力和主動學習能力也都不差。 各項數據算在預料之中,各項能力又與自己為其做的評估差距并不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