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1/3)頁
嚴格來說,三十年戰(zhàn)爭是位于中部歐洲,特別是德意志境內(nèi)的戰(zhàn)爭。
所以,德意志皇帝承認失敗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以后,三十年戰(zhàn)爭宣告終結(jié)。但是,歐洲的戰(zhàn)爭沒有終結(jié)。
西班牙人依舊在與法國繼續(xù)戰(zhàn)爭。
這一場戰(zhàn)爭不僅在西班牙本土與法蘭西的邊境里開展,也在尼德蘭與意大利北部與法國人繼續(xù)較量。
北部尼德蘭地區(qū)自然不用多說了,荷蘭本來就是在西班牙人的掌握之中,后來荷蘭人自己獨立。不過,荷蘭共和國雖然獨立了,尼德蘭地區(qū)依舊有掌握在西班牙手中的一部分。
本土自然就不用說了,巴塞羅和就是進軍法蘭西的前沿陣地。
除此外,其實還有一些地方一般人不知道。那就是夾在法蘭西與瑞士中間,屬于西班牙控制的勃艮第地區(qū),以及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中的意大利。
當然,意大利也分很多的。這會兒的意大利還沒有統(tǒng)一起來,不僅西西里島、那不勒斯以及撒丁島都屬于西班牙,就是后世聞名的時尚之都米蘭也是屬于西班牙的領土。
在腓力四世的計劃之中,是從米蘭、勃艮第、尼德蘭以及巴塞羅那四面圍攻,趁你病要你命,一舉解決法蘭西這個讓西班牙人咬牙切齒的頭號大敵。
腓力四世咬牙切齒,自從1642年紅衣主教黎塞留病逝后掌權(quán)的馬扎然也對西班牙煩不勝煩。兩邊都分外厭惡彼此。
不過,高層的意志并沒有被有力地貫徹下去。
西班牙人早就處于衰落之中,三十年戰(zhàn)爭的失敗影響很大,打的心不甘情不愿。法國人更是爆發(fā)了投石黨人之亂。
這個時候,西班牙人握住了一張可以改變局面的底牌。
杜倫尼出場了。
有別于歷史上他在尼德蘭掌握西班牙的殘軍與法國人作戰(zhàn),在這個時空里,杜倫尼顯然混的更好一些。
一支五萬人的大軍在巴塞羅那被集結(jié)了起來。伴隨著中國皇帝的支援,無數(shù)東方的物資、金錢以及精干的教官加入其中。這支主將是法國人杜倫尼,骨干是中國人軍官團,底層是不得志士氣低落的西班牙士兵就這樣奇異地組合在了一起。
也許,在后世這樣的情況無法讓人理解。
怎么可能,西班牙的軍隊要讓法國人率領,讓中國人插手?
那杜倫尼難道不是徹頭徹尾的叛國者?那中國人不是徹頭徹尾地入侵西班牙?
在這個時空的歐洲里,顯然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工業(yè)革命遠遠沒有發(fā)生,民族國家的概念顯然沒那么強。
這樣一來,杜倫尼的選擇自然沒有那么多非議。別忘了,嚴格來說,他是出生在荷蘭的,他與荷蘭的當權(quán)者有著種種藕斷絲連的聯(lián)系。杜倫尼除了是法國色當公爵的次子外,他的外公,是領導荷蘭獨立運丵動的奧蘭治親王“沉默者”威廉,他的舅舅,是接替威廉指揮對西班牙獨立戰(zhàn)爭的拿騷親王莫丵里斯。莫丵里斯對早期荷蘭軍隊編制和戰(zhàn)術改革的試驗,直接啟發(fā)了德意志叁十年戰(zhàn)爭中最優(yōu)秀的統(tǒng)帥,“現(xiàn)代軍事之父”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實際上,莫丵里斯親王是古斯塔夫本人崇拜的對象。
除了這些外,杜倫尼本身也頗為不幸受到宮廷陰謀的牽連。
當時法國宮廷貴族一次反對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的密謀敗露之后,杜倫尼那個繼承色當公爵爵位的哥哥受牽連被捕,后來雖然釋放,但是作為交換條件,不得不交出了色當公爵領地。因為這件事,杜倫尼多多少少也受些牽連,見疑于黎塞留,和接替黎塞留出任法國首相的紅衣主教馬扎然。
這樣一個身處漩渦之中的杜倫尼選擇為西班牙與中國皇帝服務,看起來再正常不過。
至于中國人……
別忘了,那是西班牙的女婿呀。
“陛下,在想什么呢?”瑪利亞特雷絲咬著字正腔圓的漢話,柔聲地看著朱慈烺。
朱慈烺也轉(zhuǎn)過身,看向穿著一身宏達、絢麗充滿宗教感服飾的瑪利亞。蓬松的裙子和繁復的緞帶、花邊老實講并不是很得朱慈烺的審美喜好。
不過呢,總有一些是例外的。
比如,擁有著少女顏的瑪利亞就很好地修正了朱慈烺感官里的那種不適。
這會兒才十多歲的花季少女瑪利亞證明了白種人少女時期完美的容顏,讓朱慈烺這顆在全世界浪蕩了很久的心肝也有些忍不住動搖了起來。
坦白來說,一路上感受了柳如是身上的才情與孔洛靈那種知性女性的風范以后,朱慈烺越來越受不了美麗姑娘的誘惑了。
也許是遠離故國的輕松,也許是不用操心國事后的自在,也許是若有若無地放松了對自己的約束……
總之,朱慈烺也不再抗拒大明與西班牙的聯(lián)姻了。
各國皇室與王室直接的聯(lián)姻,對于歐洲而言十分平常。而國內(nèi)的輿論自然也會料理好朱慈烺的擔憂,將這場聯(lián)姻描繪成大明征服歐洲里一個趣味的小插曲。
畢竟,對于皇帝而言,是不用擔心妻子只能有一個這個問題的。貴妃與皇后而言,差距并不大。
雖然有許多旖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