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2/3)頁
朱慈烺笑著頷首。
顧炎武很快就走了。
這一刻,歐洲似乎也悄悄安靜了下來。
歷史在這一刻已經不太一樣。
故而,原定時空里,土耳其人試圖再行大舉進發克里特島的動作并沒有去做。路上的舉動讓他們變得更加謹慎,而國內提前的權力變更也讓土耳其人沒有倉促行動。
土耳其人沒有主動進攻,威尼斯人也在消化著杜倫尼的加盟。
五萬西班牙大軍說是要支援威尼斯人,其實并沒有那么多人想要背井離鄉,去意大利為威尼斯作戰。
故而,五萬大軍想要消化下來還需要一個過程,甚至說不定還要再征兵幾輪,補充成意大利士兵。
眼見土耳其人不動手,這種情況下的威尼斯人顯然也沒有精力在克里特島上發起反擊。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之下,歐洲人都并不怎么招惹奧斯曼帝國這個龐然大物。這會兒的歐洲,還沒有到近代史那會兒吊打全世界的實力。
要再過那么二三十年,等到默罕默德四世掌權的時候,奧斯曼帝國才會走上下坡輪。最終,在一戰的那陣子被肢解。
比起有宗教權力與世俗權力糾葛不休的歐洲,奧斯曼其實更加君主集權。集權帶來的獨裁在這個時空其實意味著更有效力,更能動員力量。
這使得他們在此前過往的數次與歐洲人的戰爭之中都大占上分。
當然,現在不一樣。
這個趨勢已經漸漸改變。
此前,奧斯曼帝國的君主都是戎馬一生。馬上打仗,馬下治國,兩遍都不誤。
這也就使得他們的權力可以被有效掌握,但是這會兒的默罕默德四世還年幼,什么都不懂,顯然不能指望他能夠集中權力,整合帝國的資源。
故而,在柯普呂律沒有完全掌握國內的權力格局時,奧斯曼帝國現在其實也有點虛弱的駕駛。
趁著這么一個時候,歐洲靜悄悄的。
歐洲大陸很安靜,可另一個地方卻并不安靜。
那就是,懸在歐洲大陸海外的不列顛島,英國。
沒錯,那個被歐洲許多人嗤之以鼻,認為是叛亂者的護國公克倫威爾閣下派出了使者,邀請朱慈烺前往倫敦。
朱慈烺沒有考慮多久就待了下來。
意大利似乎是個時尚的地方,但那是后世的印象。這個時空,分裂的意大利除了幾個城邦國家頗為富饒以外,并沒有什么可以觀賞的地方。反而讓朱慈烺覺得無趣的是天主教世界繁多的規矩。朱慈烺固然有些特權,卻也不希望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相反,新教徒似乎對宗教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看重。
這個時候克倫威爾邀請朱慈烺,朱慈烺自然也就啟程前往倫敦。
……
大明二八三年,十月。
朱慈烺的船隊在泰晤士河停下。
港口之上,今年五十二歲的克倫威爾笑著看向朱慈烺,目光隱含期待。
奧利佛-克倫威爾給朱慈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嚴謹的中年人,這個英國的執掌者十分謙遜,面對朱慈烺盛贊著東方貨物的精,用盡了他能想到的詞匯,試圖拉近與朱慈烺的關系。
但朱慈烺敏感的內心卻感覺到了克倫威爾那骨子里的驕傲。
對大明的盛贊,給朱慈烺的感覺顯然更像是一種客套的,禮儀性質的夸贊。克倫威爾話里話外,都在介紹著英國人最近的進展。
他們清剿了荷蘭人在好望角一帶的三個殖民據點。
他們與荷蘭人在歐洲大陸上的商業進展又取得了進展。
一支強大的海盜最近在加勒比海襲擊了荷蘭人的船隊,聽說荷蘭人的殖民公司損失慘重。
克倫威爾很健談,見識也很廣闊,消息似乎還很先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