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關于電影的討論-《靈感巨星》
第(2/3)頁
“嗯,你說吧。”蕭若曦有些吃驚地看了他一眼,點點頭,在他身邊坐下,做出傾聽的模樣。
“電影,想要拿出成績,首先想的,不應該是去奧斯卡,而是應該想著怎么賣座,怎么讓更多的外國人看我們的電影。
在這點上,和樂壇是不一樣的,電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電影是世界通行的藝術,即使不懂華語,也能從畫面、動作、劇情,看懂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東西。
要想拿奧斯卡,實在太難,我覺得,本末倒置了,更多地走出海外去,讓更多的人,看我們的電影。
視票房、反響和評價,來調整電影的方向,并視情況送奧斯卡參評。
當然,這兩個是不沖突的,只不過,出發(fā)的目的性不一樣,所導致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蕭若曦思索了一番,“先有好電影,然后才考慮獲獎的事情,對嗎?”
“是的。”林啟華點點頭,“如果,我們可以拿出全世界票房大賣的電影,那么,參加不參加奧斯卡,能不能獲獎,又有什么區(qū)別?影響力,依然是巨大的。”
“這就是你說的商業(yè)化、大片計劃嗎?”蕭若曦問道。
“沒錯。”林啟華嚴肅道,“事實上,我們公司,今年開始,將全面加速影視投資領域的投入。
《無間行者》獲得成功,我們正在考慮讓它走向海外;新電影《大話西游》,寄托著我們大片化的決心;
隨后,我們會進行一系列的投資,包括《無間行者》的續(xù)集、軍事戰(zhàn)爭大片、災難片的投入還有挖掘上古神話故事,形成系列電影。
這些,都是我們的計劃,以好萊塢的外衣,包裝我們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我一直認為,首先,這電影要讓人喜歡,才能談文化輸出的事,主次太分明了,大家就膩味了。
沒人看,你拍的又紅又專,又有何意義?世界的主流,是好萊塢的模式,我們要讓國內的人,感受到這個模式的優(yōu)點,能賺錢,然后,引導他們去這樣做。”
“這些我們都懂,要不然,我們也不會達到這樣的高度。”蕭若曦頷首而笑。
“只不過,我們很難影響的到那些投資者們,你說的沒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以前,是我們想的差了。”
“不是你們想的差了,而是你們太心急了,”林啟華搖搖頭,“電影,不是綜藝,需要時間去磨,才能出精品,但是,人心浮躁,都不喜歡花那么多時間沉下心去打磨。
所以,就喜歡拍大家喜歡的、能賺錢的,卻從來沒想過,能走出去、影響世界的。
你們,在好萊塢打拼,為華夏影壇,爭得一席之位,我們在國內的,就需要拿出好電影,走出去,各自的使命不一樣。
我現在要做的,是拉攏更多的人才,跟我們回國發(fā)展,盡可能利用好萊塢成熟的產業(yè)鏈和思維模式,幫助我們實現跳躍式的發(fā)展。
只要我們根子里的文化扎扎實實,跳躍式的發(fā)展,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唯一要考慮的就是花錢,要花好多好多的錢。
這一點,國內的人,都不愿意花錢,所以,他們做不到,而我們銀河娛樂,愿意花錢,所以,我們能做到,我堅信這一點。”
蕭若曦被他說得一愣一愣的,良久才無奈苦笑,“你真的是一陣見血,希望,你們能夠成功。
不,你們一定要成功,我們期待著,你們拿出更好的電影,率先走出來,走到北美來,我們會全力幫助你們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