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音樂研討會(四)-《靈感巨星》
第(2/3)頁
靳凱復也表態道,“我們的國樂,之所以,會成為經典,就是因為這些作品,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縮影或者一種感情的升華。
例如《高山流水》,我們想到了伯牙和子期;聽到了《八面埋伏》,我們可以遙想那一場世紀之戰;聽到《漢宮秋月》,我們可以想象那皇宮深深的景象。
正是因為作品承載的東西,讓這些作品,成為經典,流傳下來,但是,這不是這個時代的東西,滄海桑田,我們可以欣賞,但是不能讓我們動容、感動。
我們需要做的,是創作具有我們新時代特色的作品,承載我們新時代的感動,不是陽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
所以,只有原創,才是我們民樂的出路,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也是我們這一代音樂人的責任、擔當。”
兩個地位崇高的前輩一錘定音,大家也都是明白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誰不想自己的這個領域好起來?
“謝謝大家,下面,我詳細描述一下這個民樂計劃的主要內容。”
林啟華感激地點點頭,把自己的計劃拋了出來。
很簡單,分為四步走,第一步,是歷時一年的時間,和央視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海選優秀的民樂組合,挑選出有技術更有新作品的優秀民樂表演家。
要技術,更要作品,這兩個,成為了硬指標,選拔條件,分為兩個,第一個,可以以任何作品,包括經典作品,來展現你的基本功和技術。
第二個,則是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創作品,挑選優秀的有潛力的作品。
第二步,組織進行必要的培訓和采風,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進行必要的打磨。
第三步,組成最后的民樂陣容,在國內舉行巡回表演,提升表演實力,試驗表演效果。
最后,正式走出去,在全世界進行巡回演出,展示我們的民樂魅力,并選擇一個國家發展,尋求進一步擴大民樂的影響力。
巡回演出的第一站,已經確定下來,霓虹,五萬人的巨蛋體育館。
“這個計劃,很有操作性,時間跨度很長,有足夠的時間去打磨、創作,是很實際的做法,沒有急功近利,很好。”齊蘭慧點頭表示贊賞。
“謝謝老師的夸獎。”林啟華笑道,“我們民樂等待了太久的時間,也不在乎再多等兩年,關鍵是要成功走出去,不是嗎?”
“沒錯,在華夏文化走出去的國家大戰略下,一切都要為此讓路。”靳凱復認真說道,“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擁有了高峻等一批優秀的已經成功走出去的歌手,更擁有啟華這樣優秀的后起之秀。
在他們的推動下,我們樂壇已經出現了非常良好的發展勢頭,所以,我們才能夠坐在這里,討論民樂計劃。
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希望大家摒棄其他心思,積極配合,一起把這個大事做好。
只要把這個事做好了,我們就可以告慰諸多前輩的在天之靈,可以驕傲地和他們說一聲:前輩,我做的比你好,民樂在我的手上,成功走出去了。”
在座的老藝術家們,眼神變了,靳凱復的話,說到了他們心坎去了,在他們這個年紀、這個地位,還在乎的,就只有這個了。
如果,能夠在華語樂壇發展的大時代,寫進歷史當中,成為引領這個大時代發展的一員,那該是多大的榮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