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慧景和裴叔業的故事,那可謂是可歌可泣。 那段歷史正統記載的十分偏頗,并且有些以偏概全,銘天前世是行政助理,跟著董事長見過不少大人物。 其中,就包括一名七十多歲,相當有資歷的歷史教授。 這位教授,就為銘天講過關于崔慧景和裴叔業的野史,介于這位教授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五十多年的從業時間,所以可信度頗高,據說知道這段野史所知之人甚少,但當真算得上可歌可泣! 崔慧景其實不光有兩個兒子,還有一位女兒,名叫崔心柔,其姿可謂國色天香,煞有和潘玉奴一爭高下之勢。 事件發生于永元三年。 崔慧景與裴叔業原先可以算得上是好基友,兩人皆為南齊開國大臣,早年便已結義。 然而蕭鸞屠殺大臣皇親一事,鬧得可謂滿城風雨,裴叔業多名好友更是慘死在蕭鸞的暴政之下。 而自蕭寶卷上位后,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南齊多年積攢的國庫更是被蕭寶卷和潘玉奴揮霍一空。 為民心切的裴叔業無奈,只能申請調去壽田,一邊抵抗北魏侵略,一邊累積實力。 終于,于永元三年揭竿起義! 此時,南齊正好已經空虛到了極點,內憂外患之際,蕭寶卷卻依舊不顧朝政,更不知廉恥的是,他居然還修建玉壽殿。 正巧,這時蕭寶卷見到了崔慧景的女兒崔心柔,那般傾國傾城之色另蕭寶卷一時色心大起,當即要宣她入宮。 但是,崔慧景是誰? 冠軍將軍,平西將軍,定遠將軍…他將軍的名頭多的可以寫滿一張a4紙,乃開國元勛,三代重臣,戰功赫赫,南齊一半的戰功都是他立下的。 這種武將的女兒,皇帝要招都得經過他本人同意,而且崔慧景又掌重兵,自然不能隨便招惹。 而恰好,這時崔慧景的好基友裴叔業造反,蕭搖光便獻上一策,說讓崔慧景平定壽田,叫他去打裴叔業! 崔慧景和裴叔業兩人親如兄弟,但崔慧景也是愚忠之人,對南齊的忠心耿耿的他自然只能接下這個任務,遠征壽田。 他出征的第二日,蕭寶卷就派人直接沖進崔府,搶了崔心柔,甚至還殺了崔慧景的大兒子崔偃。 德壽殿內,可憐的崔心柔被凌辱了一天一夜,最后,獨自一人,于德壽殿后院投井自盡,并將遺書交給了一個心腹丫鬟,讓她傳遞給崔慧景。 壽田那邊,裴叔業雖得民心,兵力雄厚,由于是自己兄弟,好幾次有機會擊敗崔慧景,卻不忍心下手。 雖然多次勸說崔慧景,但崔慧景之愚忠已然深入骨髓,哪里聽得進去? 最后經過半年交戰,裴叔業終歸被崔慧景所殺。 而這時,丫鬟也終于送來了遺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