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我刀如天-《這個武圣超有素質》
第(2/3)頁
但是,其實質卻是以自身之力模彷風雷變化,掌握這兩種先天力量本源。
直到此刻,高謙才真正理解了風一定是天地間第一種變化。
有了氣息流轉,凝聚的能量才會轉化,才會演化出無窮變化。
斬風十年,有了這一點小小感悟,卻讓他對真正掌握了風雷天書的部分力量。
對于高謙本體,這也是一種提升。
第二個十年開始,高謙每日在湖邊靜坐。
只有等到下雨的時候,他才在雨中練刀,以刀斬雨。
春雨綿綿,其細潤之變最是靈妙。以刀斬之,明其細潤,破其綿長。
夏雨驚急,乘風御雷而至,其勢兇勐。以刀破風接雷,斬滅其勢。
秋雨凄寒,帶著森然寒意凋零萬物。以刀破其肅殺凋零之氣。
冬天自然沒有雨,卻有雪。小雪晦澀,大雪冷沉。以刀斬雪,滅其寒意破其陰晦。
十年雨雪中練刀,初有所成。
高謙的刀懂了明悟四季之變,懂得了風雷才雨雪之本。
風讓氣息變化,凝氣為云,化水汽為雨,化寒氣為雪。
雷為陰陽交匯變化的號令,就像是沖鋒的號角。有了雷,才意味著陰陽轉變,才有了萬物生滅。
二十年,讓高謙懂得了風雷天書,把風雷天書融入了自身武道。
風雷天書是絕世武道,高謙并不是完全融會貫通,卻邁出了堅實一步。
第三個十年開始,高謙對日揮刀。
早斬朝陽,明其蓬勃待發。
中斬烈日,悟其至陽之威。
晚斬夕陽,學其黃昏之美。
十年有所成,刀隱隱有了一分大日之勢。
也是在這個十年,高謙在對日揮刀中對九陽無極劍也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
這一門絕世武道,高謙始終是借用唐紅英的力量。
他刀中雖也有酷烈之勢,卻從沒有真正達到至陽至烈至銳的層次。
這也不符合他的本性。
唐紅英是那種單純直接的人,所以做人如劍,直接銳利。
高謙性格卻深沉堅忍,這種性格的更擅長收斂力量,卻很難毫無顧忌完全爆發。
九陽無極劍就是一門有進無退的劍法,出劍就用全力,不會考慮退路。
唯有如此堅決強硬,才能用出至陽至銳的劍。
高謙性格是改變不了,他也無法真正掌握九陽無極劍的神髓。
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對九陽無極劍的理解。
從太一令那獲得的七分九陽無極劍,原本是借唐紅英的力量。
經過這十年對日揮劍,高謙卻把這股力量融入自身,融入他的武道。
就算沒有太一令的聯系,他也能駕馭九陽無極劍。
融入自身武道的九陽無極劍,雖然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再無滯礙,卻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
這也代表著高謙在武道上又向上了一步。
第四個十年開始,高謙對月揮刀。
新月清冷,半月溫和,圓月雍容,殘月晦澀。
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其圓缺變化,卻比大日圓滿熾烈更為靈妙。
對月揮刀,讓高謙想到了無相陰陽輪。
月圓月缺,月缺月圓,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其變化之妙,已經隱隱有了幾分無相變化的意味。
無相陰陽輪涵蓋天地萬物萬法,窮極一切變化。其要點就在博采眾家之上,從中分析出天地至理,進而掌握力量。
月圓月缺,只是自然變化的一種。還不足以涵蓋世間一切變化。
高謙只是從明月變化中獲得了啟發,以這一點切入,對于無相陰陽輪有了更平實更質樸也更直接的認識。
包括斬風、斬雨雪、斬日,都加深了他對天地的認識理解,這些也都是積累。
雖然還不足以形成質變,卻已經讓高謙獲益匪淺。
第五個十年,高謙在夜晚中對著漫天星辰練刀。
億萬星辰遍布夜空,高謙很難說找到一顆對應他的星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