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總不能用圣胎袋裝了,而后盡數帶回山門去吧? 登仙島,倒是能容納這般多人。 可是養活呢? 哪怕有谷神簋在,一日兩日可,數月也行,甚至數年也可能,但時日一長,人口將如滾雪球般繁衍,遲早他陶大真人會扛不住。 再說他又不想當皇帝,不想逐鹿中原,養這般多凡人作甚。 先前,陶潛是犯愁這些。 但現在,也不知他想到了什么,皺起的眉頭忽而舒緩了下來。 “這四方人馬,倒是來的正好?!? “馬甲套起,我也過一過‘閑散高人’的癮頭,順帶將這包袱甩出去?!? “也幸好,這四隊人背后的主子瞧來都是靠譜的,不是朱啟、張九燈這種拿來湊數的,就算里面聲名最差的張麻子,聽聞其治下,不管是秩序還是民生都是不錯,可托付二十萬民?!? “不過要給誰,卻還要看這四方的誠意?!? 嘀咕中,陶潛有了動作。 先讓廉精兒、小小歲、山九和云容,回轉圣胎袋中。 又讓諸多魔頭,鉆回魔葫之中。 手中紅塵孽劍也收起,散了身上劍意殺意。 魔都事變時,他們雖然也還算隱晦,沒有出什么大風頭,但必定落入了有心人眼中。 尤其經過“修仲琳”這個大嘴巴的宣傳,如今整個修行界都知曉: 多寶真君從南粵接引回去的那個弟子,很快成了靈寶真傳,之后又去魔都搞事,先后戲耍太上魔宗、魔佛寺、張九燈、方士、修家等等諸多大勢力。 繼南粵大災后,又弄出魔都事變,最后更在背后弄出了“陽燧首義”這等兩千多年未有之大事。 甚至可以說,如今長生天朝的局面,根本就是陶潛一手締造出來的。 道門第一天驕這個稱號,浮夸了些,但的確被許多人承認。 對于自己如今的聲名,陶潛其實也很是清楚。 他掛天燈那九日,聽“陶潛”二字,都聽煩了。 自然也很清楚,與他相關的諸多特征,也早已傳遍天下。 一不小心,身份就可能暴露。 屆時要應對的就不是甩包袱的事了,會被追殺至死。 方士、大自在寺、魔佛寺、修家、太上魔宗、孽宗……嘖嘖,光是想想自己的仇人名單,陶潛就不寒而栗了,更別提還有便宜師尊那一份,估計更長些。 “低調,低調啊?!? 須臾間,陶潛將諸多特征痕跡都遮掩收去。 也幸好之前他一直沒在二十萬民面前露出身形,只以一道高人光影形象代之,如今才方便施為。 在施放秘魔萬化術前,陶潛腦海忽然閃過一道已逝去崩解的身影。 下一刻! 只見得輝芒一閃,那尸堆高處,一道身影顯現。 卻是個其貌不揚,滿目滄桑的中年男子,身量不高不矮,著一襲破舊青衫,滿頭短發半黑半白,似是老農,又好似個讀書人。 “祖靈道友!” “借你之軀,行些善事,想必你不會介意?!? 說話間,陶潛好似全然沒注意到從四方城門內進來的不速之客。 只一手托著那谷神簋,一步步走下來。 過程中,整座膏人城內所有血肉好似受到召喚吸引般,齊齊往那谷神簋中投去。 片刻之內,城中腥臭血污,盡數消失。 伴隨著無比耀目的輝芒閃爍,那谷神簋內,竟開始飄蕩出極其濃烈的,讓人食指大動,腹中響蟲的五谷香氣。 當楊庭堅、李茯苓、謝靈竹、鐘紫陽四人領著人入城,第一時間映入眸中的,便是這樣的景象。 他們眼見著那半是老農,半是讀書人的修士,揮手間,那寶貝內立刻飛出足足二十萬團已煮熟的五谷,熱騰騰的,香氣四溢的,落入二十萬災民手中。 便是他們四方人,也都各自分到了一個飯團。 “妖魔視此城之民為膏人,作食糧吞之,我取妖魔之身,去了污濁,也拿來作口糧?!? “此乃因果報應,天理循環?!? “諸位請用,無須客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