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陶潛這幾句,驚了眾女。 面前這老僧官,老邁孱弱,昏昏欲睡,瞧來無有法力在身,竟是一位伽藍護法神?須知此等護法神靈,非佛門妙地養不出,佛門三千八百寺,明確有“伽藍神”存在的,也是大自在寺、轉輪寺、金剛寺等等。 錢塘一尋常城池,竟也有? 正驚疑時,陶潛又道: “惡人國乃佛門孽地,自然可孕出伽藍護法神來。” “惡人要入,喊一聲【我愿放下屠刀】便可。” “善人要入,卻需護法神開一扇方便之門。” “貧僧知曉些秘辛,也明白這靈庭城毗鄰惡人國,必時常遭受佛孽侵擾,錢塘他處見佛便拜,唯獨此城之民,見佛便生怨憎驚懼。” “是以貧僧才顯了人族本來面目,以示貧僧非是佛孽邪魔。” 說話間,陶潛指了指那仍在被業火焚魂的血瓦軍。 眾女也聽明白,眼前這老僧,原來是惡人國的守門伽藍。 首發網址https:// 只是不知為何?竟無法力在身。 陶潛自是知曉緣由:老僧乃是“神靈”,修的是氣運愿力,若無人供養香火,自然也就孱弱不堪,還能現出身形來,已算是怪相了。 當然,若這位伽藍護法愿意弄些玄虛,恐嚇周遭凡民替自己建一座【伽藍寺】,短時間就可擁有不俗法力。 但他卻是位善神,未做這些,這才虛弱至此。 正因如此,陶潛才沒有動用驅神神通。 他原是可以隨意跺跺腳,將老僧官直接喚來的。 按說,話已至此,這老伽藍該為陶潛開一扇方便門了。 可誰料老伽藍聽完后,老番薯似的腦袋搖得更勤,面上悲苦更甚,拒道: “佛子莫怪,非是老朽不識抬舉,實是不愿佛子這般良善人,平白送了性命。” “老朽雙眼雖渾,卻也瞧得出佛子修為應當在洞玄左右,這惡人國雖年歲不足,還算不得多兇,但也不是區區一尊洞玄便可覆滅的,縱加上這位菩薩,入了那國中,也敵不過那一眾無人性的兇魔。” “好叫佛子知曉,你來之前,已有七八位洞玄佛修,殞命其中。” “每一次,都是老朽開的門戶。” “這一遭,再不忍了。” 老僧這幾句,聽來也合理。 可陶潛聞言后,卻驀地一笑,旋即自夸道: “老伽藍久不曾吃善香,法眼遭蒙蔽,這才瞧不出貧僧根腳,怪不得你。” “也好叫老伽藍你知,貧僧乃南海隱修清凈禪師之徒,修的是佛門妙法,煉得是降魔手段。曾壓過自在佛子神秀僧,也令諸魔在前不敢言。吾有神通,可喚甘霖涌金銀,吾有一寶,可收神魔百萬軍。” 話未說完,也漸學起裝蒜活的陶大真人,忽而抬手施法。 先喚來甘霖將遭災的靈庭城洗練干凈,又隨手搬來金山銀山放在城中。 繼而解下腰間布袋,倏忽將整座靈庭城連帶著城中百姓與伽藍護法神一道,都裝了進去。 半息后,便都放出。 城中百姓皆是一臉不敢置信,好似遇了什么天大的神跡。 此時,眾人才又聽那無垢佛子問那老僧道: “老伽藍你再瞧,那惡人國,貧僧去得去不得?” “去得去得!” 原本還滿是悲憫愁苦的老僧官,此刻終是露出笑容,連連應道。 老伽藍無法力,但好歹是位神靈。 眼力尚在,陶潛這么一自夸,一顯圣,頓時他便曉得這佛子來頭巨大。 “這佛子身具神妙法體,內外如一,神通無雙,那布袋寶貝更是玄妙,令我有種跪拜之心。” “若由他來,許真能滅了那惡人國去。” “若能成,老朽我縱灰飛煙滅也甘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