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時這護法神靈已變作一個丑陋又猙獰的老嫗,懷中襁褓內的死嬰,則化作一灘膿水,滴滴答答往下流淌。 她抱著那污濁襁褓,發出聲嘶力竭的嘶吼,指著陶潛、云容二人,瘋癲撲來。 不顧生死,無有理智。 面上半是極樂,半是愁苦,口中喊著一些意味不明的話語。 “貧僧無垢,得道友開方便門,便送道友一場解脫。” 話音未落,屈指一彈,佛火落上。 嘭的一聲過后,這苦娘化作人形火炬,繼而是飛灰,簌簌跌落,就此殞命。 …… 錢塘省,玉海縣,通天浮屠入夜便至。 如今距陶潛諸人離了姑蘇城,已過兩天一夜,明日便需趕往錢塘城,否則就要錯過那【佛誕法會】。 陶潛要解決天南、錢塘二省的苦難災殃,那處法會正是最關鍵一環。 好在玉海縣離省城也不遠,解決這里最后一處孽地,很快便可趕往錢塘城去赴會。 玉海縣尚算繁華,城中人口約二十萬。 入夜后,無一家有燈火,皆閉門關窗,不漏毫風。 陶潛見了也不覺奇怪,毗鄰一處孽地,再如何古怪也正常,無非是避妖之舉。 縣外數百里地界,都是些小土包,小山坡,瞧不見什么山啊嶺啊的。 陶潛啟開先天靈視,認真瞧了幾眼。 尋到此地伽藍洞府蹤跡,細看后,不由搖頭一嘆道: “五處孽地,五位伽藍。” “唯有惡人國那位,始終堅守,不曾墮魔。” “其余四位,都已同流合污。” 說罷后,陶潛故技重施,又鼓動甄不癡去當細作。 他本不肯,可惜耐不住陶大真人三兩句言語激,只得無奈下了浮屠。 站定荒地后,再次朗聲喊道: “小僧甄不癡,乃空蟬羅漢之徒,欲入骸泥嶺一行,懇請此地伽藍現個身,行個方便。” 果然,他話音剛落。 面前土地騰起一團黃煙,一持著拐杖,須發蓬松,紅臉綠瞳,遮掩不住身上妖魔氣機的老者現出真身來。 先對著甄不癡施禮,很是恭敬道: “老朽法戒,久聞不癡佛子大名,這廂有禮了。” 打過這招呼,這老者扯出一道詭異的笑容。 并未如先前解脫城中的苦娘一樣,痛快的為甄不癡打開方便之門。 而是自顧自的,對著虛無處又施了一個佛禮,更加客氣道: “無垢佛子可在此處?” “老朽不敬,求請佛子出來見一面。” “錢塘城中三位羅漢大人,已提前傳了佛旨過來。” “正有一番交代,要老朽說與佛子聽。” 這話一出,頓時甄不癡面露尷尬之色。 旋即輝芒閃爍,陶潛攜著云容顯出身來。 面上無有任何異狀,只看眼前這明顯吃過生人血食,與妖魔幾無分別的伽藍惡神,含笑問道: “哦,三位羅漢有何吩咐,老丈你可說來。” 盡管眼前這位無垢佛子,瞧來是個和善的,好說話的。 可不知為何,與他對視后,法戒心頭便突突跳動起來。 按下恐懼,他徑直頌念佛旨道: “三位羅漢說:他們已知曉佛子你在度魔劫,需攢功德氣運,作為師長愿將錢塘這初生的五孽地贈予你度劫。” “尤其空蟬羅漢吩咐:這最后一處【骸泥嶺】已有安排,佛子無需再哄不癡佛子騙開方便門,嶺上諸多魔佛坐騎、佛禽護法的分身投影,都已與本體斷開連接,皆已困在嶺中,由得佛子屠個干凈便是。” “待會兒老朽會配合佛子,化作最是醒目的方便之門,佛子施法將之打碎,孽地將顯露人前。” “面前玉海縣有二十萬人口,可作為佛子除妖見證。” “事后,魔佛寺將再度出手,令得佛子聲名愈加顯赫,名震錢塘。” …… 當這名為法戒的惡伽藍說完,陶潛也是一時怔住,頗有些不明所以,顯然是不明白尸毗、空蟬、蓮殺這三個老賊禿在搞什么名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