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省城有三尊羅漢,小僧雖愚鈍也曉得不可能偷襲得了前輩,頌那妙法蓮華經(jīng)乃是真心實意,只望羅漢能曉得正法。” “至于吉祥師伯,來時亦有吩咐,言說:空蟬、尸毗、蓮殺三位前輩都是精通佛理的高僧,既要辦法會,必不會拒了小僧這辯經(jīng)說法的請求。” “吾師也說:要是小僧能勝了貴寺魔佛子,證明我自在寺才是佛門正法,此間地上佛國,也應由我們自在寺接手執(zhí)掌。” “三位前輩覺得,此議如何?” “若三位覺得不妥,吾師龍猛羅漢,師伯吉祥羅漢,師叔善見羅漢,半日內都可用心光遁法趕來,與三位前輩斗法一二,只如此的話,倒可能將這好端端的佛國打爛,頗為不美。” 神秀說完,城里城外再驚。 倒不是覺得這丑和尚一番話很是精妙,正相反,眾人只覺莫名其妙。 你個丑和尚哪來的臉面,想要憑借“辯經(jīng)說法”一事,將整個錢塘省奪了去,這豈非是天方夜譚? 瞬息,所有人都覺得這位自在佛子只怕是瘋了。 如果他所說的三尊自在寺羅漢在此,倒是有些可能。 但你只有孤零零一群小輩,如何就敢大言不慚? 眾人認定:接下來的景象,應該是蓮殺羅漢暴怒,直接出手將他連同那百位金剛僧都降伏,煉成佛奴。 人群中,唯有陶潛心底有不同想法: “好家伙!” “看來大自在寺也窺了魔佛寺三賊禿的陰謀,雖然不知曉具體的細節(jié),但至少知道這法會必須辦,省內這些軍閥、強人修士都不能被驚嚇走……以此來威脅三羅漢,要他們親口承認,以辯經(jīng)斗法來決定錢塘省這地上佛國,在法統(tǒng)上的歸屬。” “若蓮殺三人拒絕,自在寺立刻就有三尊羅漢半日內趕來……不,什么半日內,說不定那三羅漢早就隱在暗處,隨時能跳出來。” 陶潛想到此處,面色一滯。 心底,隱隱明悟另一事,暗自又呸道: “我陶潛果真還是太實誠了些!” “早該猜到的,大自在寺一向喜歡摻和天下諸事,布子七十二省。” “神秀這種級別的佛子,莫名出現(xiàn)在錢塘省,怎么可能是無意間闖入的?” “這丑和尚,必是個來尋借口的先頭棋子。” “而我借氣運發(fā)出的賭約,倒給了自在寺一個完美借口。” “這大寺,欲與魔佛寺爭奪錢塘省,摘桃子來了?” 頃刻間,陶潛想通前后因由,生出結論。 心底暗罵的同時,也提升了對大自在寺的警惕。 他能想到,直接被威脅的三羅漢更不用說,甚至他們好似早就知曉會有這一遭。 聞言后,不管空蟬還是蓮殺,都是面無異色。 同時下一刻,讓陶潛心底大罵三賊禿無恥的變化出現(xiàn)。 任是誰,也想不到的變故。 只見原本還一臉憤怒之色的蓮殺羅漢,倏然大笑道: “好!” “師兄早早便算定,佛誕法會必有波瀾,亦是此間佛國蛻變之機。” “辯經(jīng)斗法,以正法統(tǒng),正合我魔佛之意。” “小和尚,你們自在寺既是來挑戰(zhàn)啟釁的,我魔佛寺應下后,辯斗方式,是不是該由我們來定。” 說到這里,蓮殺也不給神秀反駁的機會。 徑直便又開口道: “法統(tǒng)之事,輕慢不得,辯經(jīng)、演法、度世……缺一不可。” “三場,便以三場來定勝負。” “今晚法會開始,第一場辯經(jīng)。” “明日,第二場演法。” “后日,第三場度世。” “如何?” “合該如此!” 神秀僧似也早得了吩咐,頃刻回道,而后又問人選。 來自諸多外省的軍閥、強人,都不曉得他們都已是鍋中要烹爛的肉,此刻瞧熱鬧都是津津有味,也都好奇起來,魔佛兩大寺的斗法要如何進行? 只見那蓮殺羅漢朗聲一笑,頗為自得道: “第一場辯經(jīng),由我徒兒艷尸來,她往日遭了災殃劫難,失了法身,元神轉世重修后大徹大悟,已將天妖、觀音、魔佛三法合一,正可領教領教你自在寺之妙法佛經(jīng)。” “乖徒兒,為師曉得你最愛俊俏的佛子妙僧,這叫做神秀的丑和尚不必看,這一百多個金剛僧倒是能飽你眼福。” 話音剛落,場中頓時驚人景象。 只見得蓮殺羅漢將手中血蓮拋出,花苞一開,內里竟躺著一個粉雕玉琢,只穿著紅肚兜的女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