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向來是求逍遙,求長生姿態的陶潛,驟然發起一場征伐戰爭,加之上古三圣皇神旨的佐證,以及所有祖神異寶的蠢動。 終于,徹底壓垮了方士內那一位位異化多年的開國皇帝們。 他們都曉得,真讓陶潛執掌七十二省,他們每一人都要死得無比凄慘,先前兩位“道友”,便是前車之鑒。 盡管朱日照、高歡二人,實則是被他們給吃了。 但不可否認,陶潛是罪魁禍首。 身死道消的恐懼! 縱是道化,又如何能消? 盡管在這個當口,那位劉氏始祖皇帝,仍呼喊道: “忍住,都給朕忍住?!? “此子絕無可能以一己之力重建禁法結界,縱使他數十億愚民的支持也不成,他無有那般多的資糧,更不像我等繼承了祖龍所有遺產……” 道理確是這般,無有錯漏。 可惜,他們十二人都是皇帝,皆是習慣乾綱獨斷之輩。 在這等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怎可能聽從旁人? 最先背刺他的,赫然便是他的死對頭李萬壽。 “這小賊是個瘋子,他既有了決斷,必是要弄假成真,若日后是他掌權,我等必生不如死,朕乃千古一帝,怎能容他人宰割?” “論及爭霸天下,我李萬壽,怕過誰來?” 這話還未說完,他根本不理會劉沛是如何想,徑直便動手了。 只聽得“轟隆隆”的巨響驟起,以帝都為起始點,向著全國其余省份擴散。 一瞬,便將天下人的目光盡數吸引了過去。 虧得神耳宗、聽諦宗這些宗門,背后也是有高人的,曉得此戰既是道門第一天驕與方士之間的恩怨糾葛,必是要波及全國的。 是以提前便有布置,頃刻間便也將帝都景象轉播到了天下人眼前。 還未見得什么,七十二省人先聽得一道恢弘威嚴的圣旨: “朕,乃李萬壽也?!? “曾于此界開李氏一朝,戰功赫赫,開疆拓土,國泰民安,十方九界皆稱朕為天可汗。” “今聞祖神禁法長生結界破碎,自域外歸,為萬民計,欲立姒洗心為新君。” “賜祖龍血脈!” “賜李氏寶庫!” “望君能悟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以文治武功再開一朝,重建結界,庇得萬民。” …… 不得不說,當這圣旨響徹后。 陶潛帶來的那諸多震撼,頓時被削去大半。 七十二省數十億人,不管讀過書還是不曾讀過書的,此刻都是瞪圓了雙眸,一臉不敢置信之色。 李萬壽何許人也? 正如那圣旨所說,乃是真正從歷史書上走出來的人物。 乃是李氏王朝的建立者,有著極為駭人的功績,也的確被稱作是天可汗。 在長生天朝那大量皇帝中,少數幾個有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存在。 當這樣的存在,自述自己從域外歸來,要立新君,拯救災劫時,誰又能維持平靜? 尤其緊隨著那圣旨上演的,乃是唯有在神魔志異古畫中才能瞧見的仙家景象: 天穹之上,驟聞水聲。 繼而便是仙音陣陣,祥云縹緲,瑞氣盤旋。 仿若是天河倒灌,頃刻間將帝都地界變作是一片汪洋。 奇妙的是,身處其中的帝都民眾,竟無一人有窒息之感,更遑論是溺死其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