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神物內,陶潛與祖靈站在一起。 二人都可瞧見省城內,那欺騙了世上所有人的十二重明君人皇,域外神仙之景象。 許久前,在那陽燧。 他們二人一起,不惜以性命相搏,不惜赴死,為人族萬民計,廢除了那腐朽的帝制與國號,徹底掘了方士的爛根。 原以為能有一勞永逸之功,卻不想十二帝親身入界內演戲來了。 “還真是孽緣孽債,上一遭是吾與道友,一同坑了這些靠吸血人族而茍延殘喘的腐朽臟污之輩。” “這一遭,還是吾與道友。” 祖靈說完。 如今已曉得諸多秘辛,也尋著祖龍暗手的陶潛,跟著也露出笑意來。 同時眸中生出凜冽殺意,徑直道:“最后一遭了,此日后,當孽債全消。” 祖靈聞言,側頭瞧向陶潛,似是想起什么。 而后,很是認真的道: “道友,你如今親身丈量過山河社稷,知曉頗多,想來也已曉得此世藏著的一條于你而言,唾手可得的得道路徑。” “正是那人皇之道!” “修行此道之人,雖不多,卻也不少,古往今來前仆后繼,有成功者,敗亡者則更甚。” “成功者,有上古時代的三位圣皇,以及之后承襲道統的幾位明君人皇。” “祖龍,其實也算是修成了,只可惜成就劫仙后的道途頗不順遂,生死未卜。” “至于敗亡者,便是這些人了。” 說著說著,祖靈指了指域外以及下方的十二帝,和其他異化的皇帝們。 頓了頓,又接續道: “帝制國號因被他們拿來吸血,維持長生,是以漸漸朽爛。” “但卻不代表著【人皇之道】是錯的,道友若是愿意,可改換制度,重訂規則,換個旁的稱呼,不稱什么皇帝明君,不做什么主子奴才,只依舊行人皇之道,行治世之法。” “以道友這般罕見的良善性情,若也修人皇道,必有機會重證上古三圣皇之道途。” “想來也是因了此,那三位才愿順水推舟,才愿將那天鳳女娃娃送至道友身側。” 祖靈說到這里時,便是袁公也已聽出其意。 面色未變,本要出口喝罵。 但仔細思量一番,也不得不承認,這道途的確非常適合自家徒兒。 且能以最快速度破開道化劫數,踏足劫仙之境。 雖覺得將徒兒拐入秘魔宗很重要,但涉及道途選擇,他實不好開口說甚,只得閉口不言。 而下一刻,祖靈更拋出幾乎所有人都拒絕不得,有著無窮誘惑的條件,并鄭重問道: “好叫道友知曉!” “以你如今擁有的人道氣運,立下的這諸多功業。” “只要你愿當個人皇,此國七十二省,此國數十億民,皆可成為你的助力。” “吾要尊你為主不說,便是這一方祖神禁法,遲早也將為你所掌。” “百年內,當可入劫仙境。” “道友,可愿入道?” 當真是世事輪回,因果牽連。 陽燧首義時,陶潛鄭重問祖靈是否愿意赴死。 如今,換成祖靈鄭重問陶潛是否愿意入人皇道途了? 而陶大真人的反應,也與當初祖靈頗為相似,問題剛入耳,就見他大笑道: “道友這般啰嗦作甚?不說你與我互為知己,當曉得陶某人之志向。” “只說你身為人道之靈,也當曉得此國此民自陽燧后,便不再需要勞什子皇帝,勞什子主子。” “之后是甚世道,是甚制度,如今雖尚不明晰,但這數十億人族也不是癡傻之輩,自有萬千人杰不斷誕生,自去尋新的出路。” “如今你我要做的,只是將這最后一層朽爛的皮囊噼碎了去。” “速速施為,莫再啰嗦。” “動手!” 仍是那二字,仍是那祖靈。 聞言后不由失笑,對著陶潛又是一禮,只是這一遭他卻沒有崩解破碎成億萬份了。 而是操持著山河社稷圖,徑直顯了本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