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玉環山外,陶潛茫然四顧,一時竟不知該往何處去。 萬里遙遙來探妻,卻被丈母娘一袖子卷出門來,臨了還給他冠上一個“桃花道子”的稱號,聽來就是個登徒子,不像個好人哩。 “我冤吶!” 陶大真人,瞧著面前的玉環山秘境,小聲滴咕著。 懷中袁公凋塑,震顫的愈加厲害,這會兒更干脆不遮掩,徑直化作紅煙飄蕩出來,捧腹不止,又指著陶潛大肆嘲笑道: “你小子一身桃花孽緣,還擅種桃樹,見人就發仙桃,稱你一聲桃花道子再合適不過了,有甚冤枉的。” “太真姥姥既都下了法旨,莫要耽擱了,趕緊回蓬來海去籌備起來吧。” “倒是沒想到我老猿只余下這么一道殘魂,還能喝上徒弟的一杯喜酒,不錯不錯。” 說罷,他便重歸凋像。 不過在回去之前,他又頓了頓,再次提醒陶潛道: “太真姥姥的性情我也聽過些,絕不是這般喜怒無常的。” “如今她這般做,內里應是有些名堂,你與云容的姻緣既是她與多寶議定,自是不會害你。” “且按照她所說的去籌劃吧。” 袁師所說,也是陶潛此時所想。 且相比起來,他的揣摩還要更準確些。 “云容有言說姥姥性情溫柔,先前幾次隔空相處也可瞧出,姥姥對我很是滿意。” “此番恐是有些好處準備予我,只是我身上確也有些孽緣纏著,姥姥氣不過,便故意讓我出個糗,同時也借機定死我與云容之間的夫妻之名。” “真個是冤,我陶潛清清白白的,奈何師尊親自下場造謠。” “偏生他還算定一切,提前轉世重修去了,令我想找茬都尋不著人。” 陶潛一邊滴咕著,一邊則往蓬來海回轉。 這一趕路起來,又顯得他陶大真人頗為可憐。 …… 須知來時,他雖也無甚大陣仗,只是懷揣一個隨身老爺爺,帶著三個精靈異類,但彼時他心念著度世度人,意氣風發離了山門,橫渡東海,往魔都去。 在凡俗人間界一番折騰,歷經諸多廝殺戰爭,斬了那般多強敵,消弭了駭人劫數,立下潑天大功業,如今七十二省內哪一地界不頌他陶潛之名呢。 更別說他如今法力道行都非比尋常,乃是三脈同修極樂大真人也。 常理而言,他攜這無上榮光、潑天功德回山,該有一番大陣仗才是。 可惜,非但無有什么陣仗,身側陪伴的也只剩下袁師了。 廉精兒正在錢塘練兵修行,能入【天志公】一脈,顯然是已尋著自己的大道所在,哪里能錯過這般大的機緣,他想跟隨陶潛也不會容許。 而小小歲與山九,一個萌,一個丑,都被留在了玉環山。 盡管是孤身一人回宗,但陶潛面上卻無絲毫苦色。 反倒是滿面輕松,瞧著籠罩七十二省的祖神禁法,更不由露出笑容來。 輕嘯一聲,很是暢快道: “既已功成,吾也當身退了。” “回山,娶妻,修行也。” 說話間,陶大真人頗為得瑟的喚出自家宗主隔空送來的神物寶貝。 妙樹寶舟! 這一遭,他也懶得再去借天軌路徑。 只一躍落在舟上,徑以這古秦省玉環山為起始點,一路往東邊去。 沿途諸省,諸多城市市縣之景都叫他瞧了個真切。 萬家煙火,百業俱興。 既安寧,也熱鬧。 雖然景致與陶潛前世頗為不同,但那種氛圍卻是隱隱相合。 說一句“盛世將來”,絲毫不過分。 越瞧,陶潛越是欣喜。 數個時辰后,那妙樹寶舟才又經過魔都上方,直入海外,往那世人皆知的無上修行道場蓬來海而去。 玉環山有無上大陣庇護遮掩,蓬來海自更是如此,沿途更有諸多兇險海域隔著,兇靈詭物,海外邪修,無解秘景,一個都不曾少。 當初離山時,陶潛也攜小小歲廉精兒山九打過幾場架,才脫身到魔都。 如今他歸來,倒更省事。 都不需要他顯露出極樂圓滿境的道行法力,只“妙樹寶舟”顯現出來,所過之處,安寧無比。 甚至,一些兇物遠遠瞧見后,提前便驚慌躲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