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神山,天柱上方各裂一豁口,寶光涌動中,只見得大量金元寶珠、福錢靈材傾瀉下來,淋了黃袍、訛月、百目這三魔滿頭滿臉。樞 這等景象,這等手段,在此間可謂是無比稀罕。 向來只有眾魔貪婪掠奪資糧好處的,哪有大手筆往外送的? 尤其送禮的,還自稱是瘟神? 若他上來不開口,只管施法送禮的話,眾魔必定會當他是福神、寶仙之類稀罕又孱弱的神靈。 當然,也有不少從域外來的見識廣博之輩,在驚疑過后紛紛猜到了什么。 三大神魔,自是一眼便知。 作為「結(jié)拜大哥」的黃袍元君,從金錢寶山中鉆出那顆威風凜凜的奎狼頭,隨后看向陶潛。樞 看得出來,包括他在內(nèi),收了大禮的三魔心情都是不錯。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 三大神魔雖然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根腳來歷,道行也高,可大淵源海之中,能主動拒絕「蟾神送禮」的存在也沒有多少。 蓋因那些金元寶珠不止是錢財靈糧那般簡單,而是一種福運的具現(xiàn)寶物。 哪怕只是帶在身邊,也有諸般好處。 量越大,好處越多。 正因為如此,黃袍元君才好奇問道:「小輩,你與域外先天神魔【蟾神】是何種關(guān)系?」樞 訛月、百目這二魔也投來目光,先后開口道:「小輩頗不老實,你修的果真是《天瘟經(jīng)》?本座瞧著,怎像是《天運經(jīng)》、《寶福蟾經(jīng)》之類的法門大冊呢?」 聽得這話,陶大魔子早已準備的演技直接爆發(fā)。 面上浮現(xiàn)出佩服之色,隨后躬身施禮道: 「三神果真法眼如炬,小神與【蟾神】確有些關(guān)系,計較起來,當喚蟾神為師祖。」 「小神所修大冊,全稱為《天瘟金蟾納福經(jīng)》,傳自小神之主【天瘟金蟾仙君】,聽聞仙君與蟾神乃是遠方親戚,也時常去蟾神宮中串門,若其余旁門左道修士去拜求蟾神賜寶,必是難成。」 「換了小神施這法術(shù)卻不同,畢竟有些親戚顏面在嘛。」 「可惜靈山上那幫禿驢卻不給【蟾神】面子,言說什么我這等根腳正合適,上了靈山,說不得還有資格去八寶池里走一遭,將靈瘟尊者的稱號升格為靈瘟納福尊者云云。」樞 「哼,升格也就是傀儡奴仆,有甚意趣。」 「小神還不如將這一身行瘟攝毒、納福喚寶的本事拿來獻給三位前輩,求個快活自在。」 「只不知曉,三神是否愿意冒著得罪靈山的風險,收留小神。」 …… 陶潛這一通話,看似嘮叨,實則將要說的話都說盡了。 既表明了合理且無威脅的根腳來歷,也展現(xiàn)出自己的價值。 只要三魔不傻,非但會收他,更會給予重用。樞 果然,他那最后一句話落下,黃袍、訛月還沒開口,最受不得激的百目魔君直接便道: 「靈山禿驢算個什么東西,得罪了又如何?」 「莫說是收留你,本神還要大肆用你,這便封你為萬神山上的【天瘟納福大總管】,日后這山上的靈材資糧、飲宴雜事,都交由你來打理。」 「更要令小的們下山去那唐國境內(nèi),靈山腳下宣揚此事,本神倒要看看哪一個佛子菩薩敢來這里尋你麻煩?」 百目說完,頓時證道城中群魔嘩然。 一道道蘊著嫉妒、憤恨的目光,隔空落在陶潛身上,正是那些千辛萬苦才闖過諸多關(guān)卡,在證道城中得了位置的野神游神、域外邪魔們。 它們費盡手段上來,連口血食、仙酒都還沒 喝上。樞 這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瘟神」,直接就當大總管了? 黃袍、訛月這二魔,聞言后也不由露出無奈之色。 他們本也是想著收留陶潛,同時給些賞賜,可也沒到直接給大總管職位的地步。 不過二魔也不愿因此而駁斥百目魔君,他雖是個三弟,可不管是道行修為還是根腳靠山,都比他們更強。 索性也就是個勞碌總管,給就給了。 一念及此,二魔也先后接口,承認差事,甚至還賜了其他好處。 陶潛得逞后,也不忘消解其余同僚心頭惡意,直接朗聲回道:樞 「三神厚賜,小神只得愧領(lǐng)大總管一職了。」 「好在小神也頗精擅這些,必定搞來最好的血食、仙酒,保管這萬神山上每日皆有好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