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海軍與統籌學-《帝國霸主》
第(1/3)頁
波羅的海平靜的海面上,齊柏林號航空母艦的甲板微微的搖晃著,這艘凝聚了德國海軍希望和世界海軍強國夢想的戰艦,正在緊張的訓練著。
坦白一些說,德國的齊柏林號航母此時此刻還不是一艘戰斗艦艇,它這個時候還僅僅只是一艘訓練艦罷了。
作為一艘訓練艦,這艘航母上搭載的也不是真正的戰斗人員,或者說上面搭載的不是真正的戰斗配置。
這艘航母上原本應該搭載的飛機并不是最大值,但是裝載的人員卻要多得多。
平均一架戰斗機上面,有4個飛行員在培訓,一架斯圖卡上面訓練的飛行員更多,足足有7個!
為了提供這么多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所有的訓練飛機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德國海軍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培訓出最多的海軍飛行員來。
之所以這樣的安排,是因為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間,可以用最快的時間演練出最多能夠起飛作戰的海軍航空兵來。
而因為李樂有后世的航母使用經驗作為指引,經驗比起現在還處于摸索階段的世界各國航母指揮官來,甚至都要先進一些。
他提出的艦隊航母理論,用完善的艦隊來掩護航母,利用艦載機打擊視距外敵軍的理論,已經比現在的各國海軍航母使用理論先進得多了。
另一方面,李樂還對德國海軍航母指揮官們提出了起飛迎戰效率學的觀點,這個觀點是使用最合理的統計學理論,來擬定航母飛機統轄指揮。
有的時候,如果武器不強大的話,就用科學的訓練和更強大的使用方法,來彌補武器本身的問題!這是李樂給出的辦法,一種后世被許多國家使用過的方法。
不得不強調一次的是,實際上ME-109T戰斗機并非是一款好的戰斗機,它因為起落架的設計問題,不適合航母起降,航程也似乎不太夠用。
比起另一個大名鼎鼎的日本選手零式戰斗機來說,這款德國戰斗機更像是一種機場保衛者,航程短的讓人心碎。
航程缺失導致的問題有很多,在進攻的時候,帶來的巨大問題就是護航半徑過短,打擊距離大打折扣。
而在艦隊防空防御的時候,航程問題帶來的影響,就是戰斗機留空時間不足。
航母防空作戰最尷尬的事情,就是一旦因為高強度作戰,進入到己方飛機返航加油,敵方戰機又沒走的節奏之中。
一旦陷入到這種節奏之中,要么被迫放棄一部分沒有燃油的飛機,要么被敵軍抓到空子襲擊航母,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李樂手里只有ME-109T戰斗機,這是他遲遲不更換航母艦載機的主要原因。而他為德國艦載機找到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精密的計算,來彌補航程問題帶來的劣勢。
攻擊距離的硬傷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彌補了,可是防御的時候讓更多的戰斗機留在空中,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