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法國人的算盤-《帝國霸主》
第(2/3)頁
產油地區,包括伊拉克和伊朗,都與蘇伊士運河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想要染指中東產油區,現在還為時尚早。
“合作的事情,貴我兩國已經做的非常好了,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有合作關系,包括軍火貿易等等。”達爾朗才不上當,他現在要做的事情,是繼續騎在墻頭上觀望。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在看不清楚形勢之前,他寧愿選擇按兵不動,也不想承擔押錯賭注的尷尬后果。
“隆美爾將軍很快就會拿下蘇伊士運河,我軍進入中東是早晚的事情,還希望達爾朗將軍能夠權衡一下,我們進入中東之后的一系列合作。”德國特使依舊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能夠利用一張大餅,換法國下水加入戰爭,這本身就是非常合適的生意。如果法國能夠正式加入軸心國并且為之參戰,那對于世界格局來說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可是法國和德國之間的世仇,那是從百年前就已經不斷輪回的一筆爛賬,根本就無法短時間內可以冰釋前嫌的。
一方面有法國拿破侖時期對普魯士等松散小國的侵略,一方面有普法戰爭的血海深仇……
一方面有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壓榨,一方面又有三個月前德國橫掃法國的羞辱……
要讓達爾朗拋棄這些恩恩怨怨,和德國人就這么走到一起去,那簡直就比登天還難。
另外,還有一方面就是,達爾朗看出了德國逼近蘇伊士運河,加上利比亞油田的發現,對整個世界格局的嚴重影響。
美國方面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的決策層還沒有對德國速勝的現狀做出調整。可一直以德國作為假想敵的蘇聯,現在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斯大林一方面通過外交途徑正在向德國施壓,一方面也在蘇德邊境集中兵力,在實際行動上給德國制造麻煩。
這個時候德國如果不顧蘇聯的感受,兵進蘇伊士,并且越過蘇伊士運河攻入中東地區,那蘇聯是否會對德國宣戰,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所以,達爾朗不敢,也沒有必要急著做出自己的選擇,他更愿意等德國人確實已經占領了蘇伊士運河之后,再決定是否加入瓜分中東的隊伍。
畢竟法國有地中海艦隊,無論如何,德國人在中東都是需要法國艦隊的,到那個時候,法國再結束待價而沽,選擇德國,也可以拿到自己的利益。
“我聽說……蘇聯方面對德國進入中東的抵制是很嚴厲的,如果引發蘇德之間的沖突,就不太好了吧?”達爾朗試探性的開口問道。
德國特使聽到達爾朗的問題之后冷笑了一聲,靠近了達爾朗的耳朵,壓低了聲音說道:“達爾朗將軍,這件事是您多慮了。”
他停頓了一秒鐘之后,開口繼續說道:“沒有人能夠阻止帝國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決心……蘇聯,也不行!”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