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技術儲備-《帝國霸主》
第(2/3)頁
如此計算下來,在德國的核武器問世之前,遠距離發射技術并不成熟的導彈,都是一種極其不合算的選擇。
至于說用導彈來投放核武器,李樂倒是愿意嘗試,不過他并不放心這種隨時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投放手段……這東西的不可靠性,讓它并不是核武器投放的首選。
要知道,在冷戰的最初時期,蘇聯部署攜帶核彈頭的導彈,也只是在空軍無法超越英美的前提下,選擇的無奈之舉。
也就是說,即便是在1950年前后,世界主要強國的導彈技術依舊是不太穩定的。
所以,李樂不愿意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投入研發力量去搞什么導彈,哪怕是在導彈技術是未來技術發展正確之路的情況下。
他更愿意投入一些研發資金,讓手下人先玩透這種技術,然后在1950年前后開發出相對成熟的武器,用來做第三帝國的核威懾基石。
卻不是現在倉促的上馬項目,生產出來一堆大部分只能飛到英國農田里變成廢鐵的大型火箭玩具……
“你說的火箭計劃,現在并不是成熟的計劃。我知道你很欣賞布萊恩,我也很欣賞他,他代表著火箭技術的未來,不過那未來是一個遙遠的未來!”李樂看著興致不錯的戈林,當頭潑了他一盆冷水。
“不能浪費任何物資,去生產大型火箭!這是浪費!是一種嚴重的浪費行為!”李樂對戈林說道,直接否定了量產火箭襲擊英國的計劃。
看到元首大人似乎對布勞恩的計劃并不感興趣,戈林也不知道怎么說才好了。
39年的時候,布勞恩第一次見到了元首希特勒,那個時候的希特勒還對火箭這種高新技術非常感興趣呢,所以戈林也就成了支持這項技術的人。
不過,現在看來,似乎元首對火箭技術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熱衷,戈林發現自己面前的這個元首,似乎真的變了。
原來,希特勒喜歡巨大的機械設備,對古斯塔夫巨炮,俾斯麥戰列艦這類巨型武器興趣濃厚,并且熱衷于搞一些新奇的東西。
現在的元首先生,更喜歡的是那些可以立刻投產,生產簡化并且使用成熟技術的武器體系,預研的東西都很有針對性。
可以簡單的形容一下這種變化,從前的元首是一個文科生,他喜歡感性的東西。
而現在的元首,是一個有著明確目標的理科生,他明確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正在努力向著既定目標前進。
這樣的改變在戈林看來,有些矛盾。因為戈林就是一個自詡為技術專家的人,在他看來元首根本就是一個技術知識薄弱的人。
讓這樣一種沒有研究過技術的領袖,來估測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并且絲毫不留有余地的集中力量投入研發生產計劃,這簡直就是一種自殺行為。
但是當戈林想要反對的時候,他卻發現至少在目前看來,元首對于武器裝備的選擇,竟然都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對F-190戰斗機的執著,讓戈林擁有了另一種設計思路的戰斗機體系,而現在看來,F-190戰斗機的后續潛力似乎真的要比ME-109系列更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