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像敦刻爾克一樣-《帝國霸主》
第(1/3)頁
有的時候,事情就是這么的巧合,在墨索里尼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罵街的時候,丘吉爾也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咆哮著。
他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他寄予厚望,命令其在中東地區穩住局勢的蒙哥馬利,給他送來了一封電報。
電報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作為中東地區的總司令,蒙哥馬利準備從巴爾干地區撤退2萬名英聯邦士兵!
蒙哥馬利終究不是奧金萊克,最終他也沒有完全丟開丘吉爾,自行其道的魄力。
然而他也沒有丟下4萬在巴爾干苦戰的英聯邦部隊的勇氣,不敢承擔背棄盟友的罵名。
所以,很有頭腦的蒙哥馬利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準備以各種借口,從希臘抽調回兩萬名士兵,加強他在中東地區的防御力量。
至于說希臘方面會不會反對,或者說丘吉爾有沒有意見,那都是之后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奧金萊克!奧金萊克在北非的時候就不聽從我的命令,擅自從前線撤退!”丘吉爾拍著桌子,對約翰?格里爾?迪爾上將喊道。
“你的部隊指揮官,一次次的自作主張,甚至無視我的命令,造成的后果誰來承擔責任?啊?”丘吉爾感覺到自己很無力,正在失去對一切的掌控力。
奧金萊克在北非的私自撤退,成了丘吉爾推卸自己失去北非責任的一個重要借口。
雖然高層誰都知道,現如今中東地區還有一支能戰的部隊,都是因為奧金萊克撤退保留下了最后的火種!
但是丘吉爾不理解這種撤退,因為這種撤退讓他失去了許多政治上的支持,還失去了埃及至關重要的一大批城市,這讓他在局勢上更加被動起來。
所以這一次,蒙哥馬利舊事重提,希望從巴爾干地區撤退,丘吉爾又一次火冒三丈起來!
他預感到,這一次撤退,自己將失去希臘這個盟友,讓這場戰爭中的英國,被空前的孤立——輿論上的壓抑,足以產生無法估量的變數,丘吉爾不喜歡這樣的變化。
迪爾上將是英國陸軍的總參謀長,他目前主要負責的是本土防御德軍登陸的事情,本來已經焦頭爛額了。
遠在中東地區出現的問題,實際上迪爾上將已經很了解了。他其實是支持奧金萊克還有蒙哥馬利將軍決定的,他同樣認為在巴爾干地區,英軍沒有絲毫勝算。
從法國還有北非等地區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迪爾上將認為與德國裝甲部隊正面交戰,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巴爾干地區距離德國的后方實在太近了,而德國的后勤沒有出現問題,部隊戰斗力也不是意大利人能夠比擬的。
現在德國沒有進入巴爾干地區,只能說是英國和希臘部隊的幸運。一旦德軍開始從北方進入巴爾干地區,整個防線上,希臘和英國軍隊的數量就不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