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三樣東西-《帝國霸主》
第(2/3)頁
如此無奈的舉措,竟然發生在一個帝國副元首身上,想一想也真是讓人唏噓。
這一次,李樂這個假元首,不打算浪費自己身邊忠心耿耿的每一個助理。像赫斯這種一根筋,忠心并且不懷疑元首身份的理想追隨者,李樂覺得應該給予重用。
他打算讓赫斯這種老實人,老老實實去辦實事,辦那種納粹黨內沒有人能夠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去辦的重要事情。
“給人民胡蘿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吃的!土豆,面包,蔬菜,肉類,黃油……這些東西是人民基本的幸福感!”李樂看著赫斯,說了一大堆有關農業的問題。
“生產足夠數量的化肥,讓所有認同德國的人吃上飽飯,這就是聚合歐洲力量最基礎的東西。”他說完,竟然猛地站起身來。
在所有人有些驚恐的目光中,他走到了赫斯身邊,雙手按住了赫斯的肩膀,這是一個親密的動作,讓赫斯有些受寵若驚。
元首站在赫斯的背后,開口繼續說道:“沒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是打敗了全世界,也會被自己的人民推翻。”
“所以!”說到了這里,李樂鄭重的說道:“我需要赫斯暫時去主管帝國農業發展,包括有關的化肥統籌,包括整合土地,維持高效率的生產!”
真實歷史上的德國,以八千萬人口的孱弱基礎,在二戰過程中前后動員了1000萬以上的部隊。
這樣恐怖的動員實力,一方面證明了德國社會機器恐怖的效率,一方面也代表了,整個國家在動員之后基本處在了癱瘓狀態中。
和戰爭有直接關聯的工業得到了最低限度的保證,農業還有其他方面的生產陷入到了停頓之中,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歸屬感幸福感甚至是認同感都崩潰消失。
如果這樣還能打贏戰爭,那才叫真的見鬼了。在這個時空中,李樂可不打算這樣窮兵黷武,到最后一刻。
李樂的想法是,他要動員的是整個歐洲,甚至是帶著烏克蘭還有白俄羅斯等地區一起,動員原來的1000萬軍隊。
保護并且發展自身的農業還有相關基礎,確保工業的運轉,并且發展更高級的未來工業,這些是保證戰爭勝利的前提條件。
如果這些環節受損,那這場戰爭的勝利與失敗,就變得無關緊要起來——勝利,無非是維持一個體面的外表;失敗,就讓整個國家萬劫不復。
“我的元首……這種事情……”赫斯雖然得到了重用,并且拿到了一部分實權,可他總是覺得哪里不對……
仔細想來,他這個納粹黨副元首,竟然就這么被派去,做一個農業部部長的工作,真的不好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他在納粹黨內的地位在那里擺著,干一個小小的農業部長,實在優勢身份——看看人家戈林,那可是都當上帝國元帥了啊。
“不要太小看這個位置!”仿佛知道赫斯要說什么一般,李樂開口打斷了對方的拒絕,開口安慰道:“這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接手,我就要親自過問,放在其他人手里,我不放心啊。”
作為帝國的元首,李樂說的可是他的真心話,他手里能用的人才看上去多如牛毛,可實際上能夠獨當一面的并不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