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頭頂上的飛機-《帝國霸主》
第(3/3)頁
可惜的是這是他的一廂情愿,他知道德國艦隊擁有較高的航速,即便是消極避戰,他能夠追上對方戰艦,堵住并且擊沉多艘敵艦的可能性也很低。
德國,柏林,總理府元首辦公室內。
海軍的聯絡官走到了元首的辦公桌前面:“勝利!元首!剛剛傳來的消息,海軍正在與敵軍運輸船隊展開激戰。”
“哦?情況怎么樣了?”李樂放下文件,把自己的名字簽在了文件上。
因為穿越前他對希特勒的簽名臨摹了無數次,加上最近總是在不停的簽字,所以筆記越發的流暢。
龍飛鳳舞,一個標準的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就簽在了一份有關農業生產的階段性報告上。
大印公章的旁邊,還有一個赫斯的簽名,以及一個來自農業部的簽字。這份文件很重要,內容是明年的糧食生產規劃的。
“呂特晏斯將軍只發回了一封電報……里面說艦載機獨自完成了任務,擊沉了20艘以上的英國運輸船。我們沒有損失,正在繼續進攻。”
“呼!漂亮!”李樂聽到了沒有損失這個結果之后,吐出了一口氣來,然后點了點頭:“他做的很好!看來我們距離勝利又近了一步。”
聽到艦載機又立下大功,李樂不禁想起了還在船塢內的德國新型航空母艦——那些才是納粹海軍留給李樂的真正遺產。
四艘在1939年開工建造的興登堡級戰列艦,已經被李樂下令,改裝成更實用的航空母艦了。
以為工期的原因,現在正在改裝的是興登堡號和魯登道夫號兩艘,而另外兩艘戰列艦,依舊還在按照戰列艦的標準建造著。
因為缺乏基本的航母設計經驗,所以興登堡級航母空有3萬5千多噸的排水量,卻只能搭載80架艦載機。
這種搭載標準,比美國和日本的同噸位航母,要低至少20架左右。而且按照信濃號航母的下場來看,這種改裝航母的生存能力,也并沒有戰列艦那么強悍。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李樂寧愿依舊建造興登堡級戰列艦,而讓工程師們設計建造專業的航空母艦。
可一是時間上根本來不及了,二是德國海軍也實在擠不出鋼材,來建造更多的水面艦艇了。
僅僅維持現在的生產,挪威那邊的鐵礦石開采,都已經正在加班加點的生產了。要想有更多的鋼鐵,至少要等到41年才行。
開玩笑,等到41年再建造專用航母,德國用上航母估計都43年了,那個時候兩三艘航空母艦,面對開了掛生產艦艇的美國海軍,又能有什么用處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