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奇葩的軍銜-《帝國霸主》
第(2/3)頁
那個時候的國防軍,每一個士兵都是寶貝,每一個士兵都要有自己的專長。指揮調度無線電,兵工后勤維修工,人人都要選一樣學個精通。
在那個時代,德軍扛著笨重的馬克沁機槍演習,一個排長呼叫增援的時候,喊的都是某個營遭遇敵軍攻擊……
現在,就在現在,這支部隊的骨架,就是當年那些精英中的精英。而這支部隊的血肉,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百萬熱血青年。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德國國防軍,加上德國黨衛軍部隊那坑爹并且散發著德國特色光輝的軍銜體制了。
要知道德國人多么喜歡復雜的東西,看一看德國軍隊的復雜軍銜體制就能略知一二了。
就和讓人詬病的虎式坦克那復雜的行走機構一樣,德國的軍隊軍銜體制,也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復雜的職業軍人評級體系了。
它復雜到什么程度呢?僅僅是士兵,理論上就有15種不同兵種分類下的5個不同級別。
這5個級別分別是士兵、上級士兵、豁免兵、上級豁免兵以及參謀豁免兵——聽聽這名稱,是不是有一種“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的感覺?
實際上,很多國家都有這樣復雜的設定,比如說一等兵二等兵,列兵之類的……把名字都起得這么另類的,德國算是獨一份了吧?
可德國人更奇葩的地方在于,上級士兵這個分類,并不是“士兵”的嚴格意義上的晉升選項。上級士兵和豁免兵,是兩條不同的選擇。
說直白一些,當兵滿一年,如果能力很好,德國士兵就會晉升成豁免兵,而如果能力不好,到退役都只能是上級士兵。
因此,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結果:德國軍隊里,所謂的上級士兵戰斗力,并不一定比“士兵”這個軍銜高。
所以,如果單純用其他國家的列兵和二等兵來區分兩者之間的關系,又是一種不正確的說法。
也正因為二者之前無法本質上區分優劣,行政級別上又沒有從屬關系,所以用士官長還有軍士長之類的區分也并不準確。
更有意思的是,中國翻譯者在套用德國軍隊軍銜翻譯的時候,最終把并不是軍官的豁免兵級別,翻譯成了有指揮權的下士軍官。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直接導致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誤會——希特勒在翻譯中,實際上是翻譯成了下士的……
換句話說,偉大的元首希特勒,在德國軍隊內的實際軍銜,是豁免兵而不是所謂的“下士”。
也難怪容克貴族還有軍隊不把元首大人放在眼里了——實際上希特勒根本就不是下級軍官,而是還沒有熬出頭的“士兵”。
如此混亂的軍銜制度,再加上貴族軍官團們的傳統,于是乎一大堆根本就在外國找不到參照級別的軍銜,就這么糊里糊涂的誕生了。
比如說無劍穗士官,軍官學員……聽著這一個又一個讓人懷疑自己走錯了片場的軍銜,絕對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絕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