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談判-《帝國霸主》
第(1/3)頁
“沒有問題!”這個價格赫斯可以接受,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的生產幾乎沒有任何成本。
這些東西都是戰俘在生產,因為生產量大,品控也基本上沒有,質量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德國國內,這種來自邊遠地區的產品,一般來說都作為邊遠地區的獎勵物資互相流通的。
比如說,波蘭集中營內的戰俘生產工廠,如果生產表現良好,就會分發來自希臘生產的香煙或者美酒。
給戰俘們分發的福利,也就沒有人去計較什么味道和質量了。拿到了獎勵的人即便不高興,也不會有人投訴到看押他們的黨衛軍那里去的。
然后,略微好一些的二線部隊,還有德國高級占領區,比如挪威或者法國、比利時荷蘭等等,拿到的就是彼此生產的高級貨。
最后,德國生產的生活物資,不是送往前線,就是被留作自用,很少參與到歐洲整體性流通之內。
利比亞還有埃及等地區都在想辦法加入到這個流通循環之內,這都是節約開支的好辦法。
赫斯在國內就是主管這些東西的生產的,包括罐頭香煙熟食糧食等等——他這個副總理管轄的范圍相當的巨大,權力也非常的巨大。
他現在對自己的元首可謂是言聽計從,倍感自己受到了重用。之前那種因為戰爭而被忽視的感覺一掃而空,現在的他是元首最虔誠的擁護者。
在他的感染下,百分之八十的行政官員,都找到了在戰爭狀態下表現自己的機會。
因為元首不止一次在會議上強調,通達的政令還有良好的后勤,充足的物資還有發達的農業,都是前線戰爭勝利的必要保障。
本來分配物資這些事情,都用不著赫斯這個級別的人去敲定的。可是奈何整個歐洲還沒完全脫離戰火,任何物質的分配都需要小心翼翼。
雖然私下里也有走私也有黑幕交易,可是官面上的配給額度,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制衡和拉攏的手段了。
雙方又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展開了討論,包括英國開設通道,保證本國內的國社黨支持者可以自由南下。
這個議題讓艾德禮緊繃起了神經,他不希望流失掉人口,更不希望流失掉工業人口和農業人口。
要知道,激進的國社黨支持者,大部分可都是能夠工作的適齡青年,很少有老人信任激進黨派。
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他也沒有堅持拒絕的決心。因為身為激進的團體,國社黨支持者們經常鬧事,就和希特勒在德國上臺前沖鋒隊差不多少。
本著穩定國內的原則,把這些鬧事的家伙丟給德國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所以,在艾德禮看來,這些人不是不能給,而是作為利益交換出去,盡量撈取一些好處。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了十幾分鐘,最終艾德禮同意以每天批準1000人為上限,允許國社黨支持者前往南部英國。
作為交換,赫斯代表德國許諾英國,每天批準200名英國南部平民,前往北部英國定居。
當然了,這份交換協議并不是永久生效的。如果南下的英國人數量少于500,那么當天北上的英國人就不能得到批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