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技術來自英國-《帝國霸主》
第(1/3)頁
隨著一戰落下帷幕,美、日兩國圍繞太平洋、東南亞以及中國的殖民利益展開明爭暗奪,矛盾日益尖銳,都將對方視為了假想敵,積極謀劃與對方的海上決戰。
在當時,航空母艦還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檢驗,海軍航空兵的戰略價值尚未得到證明和發揮,因此日德蘭式的戰列艦對決成為了海上戰略決戰的唯一形式。
無法證明海軍航空兵價值的戰前,一切又回到了原地,日本海軍的技術研究人員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魚雷的身上。
日軍指望如同日俄對馬海戰時候那樣,發揮驅逐艦、輕巡洋艦與潛艇的作用,在預想的決戰前盡可能地擊沉美軍戰列艦隊的護航艦只、甚至直接削減敵戰列艦的數量。
讓決戰來臨時,雙方的兵力能夠勢均力敵——這就是著名的“九段漸減邀擊作戰”,九三式氧氣魚雷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研制的。
1926年日本從英國購入了數型高速魚雷,隨后便以英國為師,開始了對新型動力魚雷的研究,自此日本不斷派遣研究人員前往英國留學,學習魚雷的設計理論。
這里說一點兒題外話,注意這個引進的時間和引進的國家:是的,大家沒有看錯,是英國!又是英國!
就是這么一個傳統的歐洲攪屎棍帝國,就是這么一個總是能夠在最關鍵的時候做出最反常舉動的帝國,就是這么一個職業坑隊友二十年的日不落之國……
如果一個國家可以把攪屎棍作為自己的職業,并且至始至終的貫徹到毫厘,那這個國家也算是國際關系中的一朵奇葩了。
英國碰巧就是這么一個國家:它在中日關系最差的時候借錢給日本,幫助日本打贏了大清王朝。
它在1926年賣給日本氧氣魚雷的先進技術,促使日本有了技術基礎,開發出了長矛魚雷這樣的變態武器。
而之后,它在1946年,也就是二戰剛剛結束的第二年,就挑撥蘇美關系,發表了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幾乎在同一時間,英國一邊罵著蘇聯是鐵幕下的國家,一邊把當時最先進的尼恩噴氣式發動機賣給了蘇聯……
這傳遞給了斯大林一個錯誤的信號,讓蘇聯高層有了歐美不是鐵板一塊的錯覺,然后毅然決然的站在了北約的對立面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