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928立體戰爭-《帝國霸主》


    第(1/3)頁

    空地一體化的戰斗,是依賴于整體效能的。簡單一些說,就是把戰爭的主體從地面上,升華到科學技術含量更高的空中去。

    沒有制空權的一方,在這種戰斗中注定是要吃虧的。蘇軍失去了制空權,所以他們的大炮兵理論在戰爭初期就根本派不上用場。

    在這一點上蘇聯的軍隊,從構成上來看就完全和歐美部隊構成有本質性的區別。

    蘇聯強調大炮兵,地面支援火力蘇軍是習慣用壓倒性的火炮來執行的。炮兵在蘇聯軍隊內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而且裝備也相當好。

    正常情況下,蘇聯理想情況下的戰爭,是建立在大規模裝甲集群突進,炮兵跟在后面支援上的。

    至于說在這種戰爭模式下的空軍,其實都是輔助兵種。蘇軍給空軍的任務非常簡單,就是破壞對手利用空軍干擾地面部隊的一支攔截力量。

    說直白一些,就是蘇軍在70年之前,想的都是不打立體戰爭。他們盡可能的希望可以把戰爭打成各大軍種各自為戰的平面戰爭。

    空軍打空軍的,主要就是攔住對方的空軍轟炸機,不讓這些轟炸機干擾地面部隊。

    海軍打對方的海軍,只要在地面戰場分出勝負之前干擾對方的海軍,讓對方無法充分利用海洋,就可以了。

    這套理論是在給立體化戰爭做減法:我不讓你用空中優勢,我地面上的優勢就可以體現出來了。

    在1970年之前,這套理論都是很有效的,并且可以彌補空軍還有海軍上的巨大不足。

    只要空軍在戰斗機的數量上保持優勢,只要在這些前線戰斗機被消耗損失掉之前,陸軍獲得勝利就可以了這就是蘇聯的戰術核心思想。

    從另一個方向上也就可以很好的說明,為什么蘇聯的米格-21,米格-25,包括后來的米格-29戰斗機,都是前線戰斗機了。

    原因很簡單,蘇軍根本不需要強大的遠程制空戰斗機還有護航戰斗機,它只需要攔截對方戰斗機和轟炸機的“截擊機”或者“前線戰斗機”就可以了。

    而su-27是一個另類,是發現自己這套理論行不通之后,追趕美國研發出來的照抄作業一樣的“跟風作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