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仙顯十二真君拜太一-《東皇紫籍》
第(1/3)頁
彌羅天帝那視元會為彈指的時間觀,楚泰無法理解,但他依舊保持對這位大天至尊的尊重。
因此,楚泰這具化身自行散去,不再關注彌羅天帝的后續舉動。
而少年眼中的寶鏡在楚泰消失的同時,也是逐漸暗淡下去。
雖說不再關注,但彌羅天帝這等存在的分神對于東極辰光大天也是很大的刺激。
在楚泰將全部精力投入東極辰光大天之中,默默推行自己構建的秩序和制度,讓圣國的光輝變得更加璀璨奪目,照耀更多地方的時候。
彌羅天帝隨手投下的種子,那些源自于他的靈光也是開始嶄露頭角,并迅速展現出讓整個東極辰光大天仙道都側目的光輝。
這些得到天帝加持的孩童,宛如天生的道子,不是修行一日千里,就是奇思妙想無數,總能在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角度,找到完善法門的辦法。
特別是在兩天法門上,這些孩子更像是一把把鑰匙,可以輕易解開困擾諸多仙道前輩的難題。
而他們的舉動,自然也帶動了大天仙道氣數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單單托舉那些被天帝加持的修士,更是化作甘露,澤被整個大天修行界。
許多原本就天資卓越,在某些問題上只差臨門一腳的天驕紛紛找到那點靈光。
部分轉世歸來的修士,也是因為這些氣數的幫助,得到了更多的加持,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或是繼承前世,成為一方天人,或是舍棄前世,再開新路。
一時之間,整個大天的仙道好似群星閃耀,今天是古老的傳承煥發生機,明天就是失傳的神通被人重現,后天可能就是有人在原本功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讓自家修行法門更進一步。
這樣的局面,讓整個東極辰光大天變得無比熱鬧。
特別是最近一甲子誕生的年輕一輩,更是習慣在靈樞妙觀天內進行各類“友好”交流,爭論誰才是當代的魁首,哪一脈的道法更加玄奇。
“這些家伙,放著好好的靈樞煉心妙境不用,一天到晚有時間待在靈樞雜談中磨嘴皮子,難不成這樣就能提升修為道行?”
木景看了眼靈樞玉牌上的信息,大多是各種爭論以及一些知名人物的留影,他搖了搖頭,正打算開始今天的學習,突然見到道友名錄中一個熟悉的菖蒲葉印記在閃爍,且頻率越來越快,透著一股火急火燎的勁。
“又是菖蒲這丫頭,她又弄出什么事情?還是又和誰吵起來了?”
木景微微皺眉,心中升起一絲絲不妙的感覺,但最后還是點開印記。
一點靈光浮現,而后迅速展開化作光影,形成一個容顏娟秀,眼眸生燦的腦袋,直接懟到木景的面前。
早有準備的木景后退兩步,便聽到菖蒲一連串的話語。
“木頭!快給我來撐場子!當真是氣死本小姐了!竟然有人敢說三妙法只是入門基礎,是給凡夫俗子打基礎的粗淺功法,真想要修行有成,還是要拜入名門大派!”
“我呸!誰不知道當今太一真君他老人家坐鎮中樞,運轉大千,傳下諸多法門,就是為了進一步消解宗門對于修行之法的限制。三妙法更是這一制度推行以來,最成功的三門功法,是普惠眾生的上乘妙法!結果到了這幫榆木腦袋的嘴巴里,就成了啟蒙之物,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天本小姐不把他們幾個罵的爹媽都不認識,我就把名字倒過來寫!我已經叫上了墨蕳、正陽和滄玄,你可別給我掉鏈子!”
說著,菖蒲投射而來的光影便消失不見,木景無奈的搖了搖頭,滑動靈樞玉牌,進入修行道藏板塊,看了眼最上面的信息,正是被諸多平民修士奉為圭臬的《入道三法》以及《三妙法注》。
所謂三妙法,說說白了就是吐納、導引和聽息,是非常基礎的仙道法門。
如今會被眾人追捧,無數人將其視作仙道無上典籍,全賴太一真君以大智慧、大神通為三法門重塑內里,再造真形,讓這三門功法同時具備簡單易學,入門如履平地;鉆研便能小成,可窺仙道玄妙;大成有望叩開上乘道果之門檻這三重特點。
以吐納為例,雖只是吸進清氣,呼出濁氣的基礎調息之法,可經過太一真君的整理,已經是一套完整的修行之法。
只需要掌握呼吸規律便可入門,而后隨著呼吸,會自然而然的掌握區分天地間清濁之氣的大致不同,每日堅持可改善呼吸淺促之弊,為后續納氣筑基打下根基。
堅持以標準的吐納之法修持數年或十數年便可小有所成,這時候氣息綿長,如溪流不絕,可以做到清氣沉喉入腑,濁氣自然上涌,氣息運行任督,形成簡易內循環。
稍微精深一些,還可以讓每次呼吸都裹挾微量元氣靈機入體,以春雨潤物的形式,溫養肉身,同時積累微薄法力,讓普通人也能自然而然的入了九品境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