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 楚泰之一和彌羅四九-《東皇紫籍》
第(3/3)頁
至于特地讓他們走一趟的原因則是因為楚泰的道路和彌羅天帝的道路存在一定的互補關系。
說來也是有趣,彌羅天帝的包羅萬象之道和楚泰的太一之道,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歸入大衍之數五十的變化之中。
其中那數五十象征的是宇宙未分的混沌本源,是【道】未曾顯化的【全】。
遁去一的過程,本質上是【道】從【隱】轉化位【顯】的關鍵。
因此,那剩下的四九之數也就成了周行不殆的天之恒常,又因為失去遁去的一,四九之數會因為不圓滿和不平衡而生出陰陽,演化對立,進而推動宙光,使得一切萬象隨之流動,成就后天種種。
可以說,四九之數就是一切道則法理的規范,也是一切變化的框架,是一切變化的根本。
也是因此,彌羅天帝的道路才能夠無限擴展,無限接近先天,因為人們無論怎么探索,其實都只是在四九之數中打轉,終其一生所追求的,也不過是那缺失的一。
可這個一,在后天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觸及的,所以四九之數才能夠無限地衍生下去,最終無限重迭遁去的一。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什么變化,只要出現,四九之道都會自然跟進,逐漸將其融入其中,包容入內,成為彌羅天帝包羅萬象之道的一部分。
但也因此,在彌羅包羅萬象之道中,那個遁去的一雖然玄妙,卻也是唯一一個不起作用的力量。
而楚泰正好反過來,楚泰的太一之道是開始,是結束,是完整的整體,也是獨立的個體。
其道路最后走向的一,正好是那遁去的一,并且楚泰對其的定義還不一樣,在楚泰的太一之道中,四九的變化,源自于【一】,唯有【一】的缺失,才能鑄就后天萬象的【全】,也唯有【一】的缺失,新的【一(變化)】才能夠出現。
因此,【一】是不變的本源,是包含一切變化的源頭和根本,沒有了這個【一】,天地萬象終究會成為四九框架之中的死物,所以【一】才是推動萬物變化、演變、升華的根本,是讓生命在循常中求變,最終指向超脫后天局限、復返先天的核心。
說的直白一些,彌羅是從【四九】入手,以后天萬象這道之【顯】為基礎,向著道之【全】靠近,最終達到無限接近【一】的程度,走出屬于自己的【一】,也就是對應的先天道果。
而楚泰則是從【一】入手,以【一】為變化,又讓【一】獨立在變化之外,視其為開端,又確認他為結束,讓其高于萬物,成為絕對獨立的個體,卻又將其融入萬物之中,成為萬物聚合的整體。
這導致二者的關系非常有趣,明明【一】是體,【四九】為用,【一】是無,【四九】是有,屬于體用不二,有無相生的特殊關系。
可偏偏道路演化上,【四九】看似窮盡一切,卻最終歸于【一】,而【一】看似獨立在外,最后卻要顯化于【四九】之中。
這也是彌羅之道最終成就了天帝,而楚泰之道最終卻沒有留下完整的自我。
因為在其將自己名字留在仙神寶籍之上時,其形體已經隨著后天四九演化,融入了東極辰光大天之中,走上了屬于他的先天之道。
或者說,此刻的楚泰就是一位未曾長大的先天道君。
而現在無論是圣國體系的完善,還是彌羅天帝送來的神道體系,都是幫助他完善【四九】的過程,幫助他快速成長,成為一個“成熟”的道君。
畢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鎮壓那天門之后的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