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足球營地-《腦域科技樹》
第(1/3)頁
從直升機上往下鳥瞰,星星點點雪白的羊群,和黑白相間的奶牛,散落在在草原中的小樹林,以及樹蔭中,一幅安寧愜意的景象。
“庫布齊的氣候屬于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區,氣溫高,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但沙漠東部屬于半干旱區,雨量相對較多。所以我們將這片地區,規劃為牧場、農場、森林等功能。同時,還建設了地下滴灌、智能噴灑等灌溉設施。從而保障了樹木、農作物和牧草的成活。”馬由給外公和母親、王曉梅等人介紹到。
這種私人豪華直升機,動力系統是無風扇涵道發動機,輔助機身多層隔音材料,以及機體結構的奇巧設計,機艙內的噪音僅有40-50分貝。馬由的解說聲,清晰可辯。
“但你們總體開發也才2年時間,怎么樹木都長得那么好呢?”馬由的母親柳妍問到。
“這就是基因工程的成果了,我們種植的樹苗都是通過基因改造后的特種樹木,不僅溫差適應能力強悍,水分蒸發少,而且根系極為發達。關鍵是生長速度是普通樹苗的3-5倍,一般一年就可以達到20米高度,基本成林。以后主要長枝干,增加茂密程度,起到遮擋風沙的作用。”
“牧草同樣也是經過基因改造后特種牧草,營養價值高,且沒有那些西方國家極為原始的轉基因技術產生的不可預測后果。生長速度是普通牧草的2-3倍,加之我們放養的牛羊數量分布合理,所以在不添加任何飼料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牲畜足夠的營養。”
“冬天那些牲畜吃什么呢?”王曉梅好奇的問到。
“牧草生長速度遠遠超過牛羊的進食數量,冬季前會積累許多富余草料。經過專用設備的處理,就成為牲畜過冬時的飼料。”
飛機繼續往西飛去,地面的景象雖依然滿眼綠色,但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方格狀路網密度更大,另外大片的太陽能板與樹林交叉布局,相映成趣。建筑密度,也明顯大了許多。
“這里是藍星庫布齊工業園區,總計占地約3000平方公里,相當于一座一線城市的城區面積。占地規模和工廠面積,均為全國最大。主要布局在西部干旱區,這里熱量豐富,所有工廠的屋面、墻面、地面,都安裝有太陽能、熱能、風能發電。夏天還能有效降低人們夏季在室外的不適。”
馬由沒有說出來的,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給外界樹立了一個生態環保,綜合供電系統的標桿。當然,電力供應的缺口還差70%。畢竟這里的工廠與其他工廠有所不同,全面實施了智能機器人和智能生產線。另外,還有不少特種材料工廠,也設立在這里,都是耗能大戶。
在地下,馬由秘密安裝了2座小型6.5代核電站,才將能源問題徹底解決。外人因無法了解工業區內部的設備信息,若按傳統的工業區耗能測算,生態供電系統基本可以滿足使用量。
而且,藍星集團自用的光伏發電系統,轉換率遠高于市場上商品化的太陽能板,熱能發電更是神秘。如此就掩蓋了核電站的存在。即使核電外人不知曉,藍星能源集團的熱能和高效率的太陽能技術,也很是遭人覬覦。
“交通方面,除四通八達網格狀的公路外,我們還專門修建了一條鐵路專用線,與包蘭鐵路連接。許多大型材料和大件產品,可通過鐵路運輸的方式,發送全國各地或到津門港口出海。”馬由繼續介紹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