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得極重感情一樣。 似乎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本就有太多的不得已。 海部俊靜靜看了一下眾人,最后又看了看宮澤喜二。 同時,他也不由自主想到了那張年輕的臉。 那個男人,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呢? …… “異議!” 陶知命是聽著坂井泉水懵懵的、但鄭重的提醒出門的。 她根本不懂這些事,她僅僅憑借陶知命對她的重視和信任,發出這樣的提醒。 然后陶知命看到了最新的爆炸頭條。 他的眉頭一挑:比印象中來得更晚一些,又比眾人計劃的更早了一些。 所以這件事與當初自己的記憶,已經有了什么不同? 報紙上,有諸多的材料。 “……然后這種上貢,被山梨縣的大家稱作‘饅頭’。從昭和45年到平成2年,山梨縣的公共事業費從100億円增加到1010億円。據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證明,99%的公共工程,都是經由出身山梨、擔任過建設大臣的金信丸君決定的。只要有他的一句話,在山梨縣沒有辦不成的事……” “……山梨縣的協同工會,每年上繳的‘饅頭’,超過10億円。” “……東京佐川急便,平成2年捐款5億円……” “……高唱‘政治倫理’的內閣,將改革的重點僅僅放在金融大整頓之上,似乎需要面對更加本源的問題……” 這不是來自《周刊文春》的稿子,但不代表朝日新聞沒有影響力。 事實上,從朝日新聞刊發這樣的稿子看來,包含的意味更濃郁了。 陶知命正看著新聞,木下秀風急沖沖地打來電話:“不對勁!你在哪里?” “去東京電視臺的路上。” “和宮澤桑他們聯絡過沒有?” 陶知命搖了搖頭:“暫時不用,我先想想。” 事情確實有點不對勁。 金融大整頓還沒點“成果”出爐,就直接開始爆出這件事揭自己的老弟,嫌掙扎的時間太長了? 陶知命一路都在思考,但到了東視的攝影棚里,這一期金融投資交流會的錄制仍舊還是很專注。 東視的社長白川英樹等到他完成錄制,就迎了過來,滿臉笑容。 “陶會長,日程安排忙不忙?” 陶知命看著他,隨后輕輕搖了搖頭:“白川桑,有什么事,我們坐下來慢慢說吧。” “當然,當然。陶會長,這邊請。” 他帶著陶知命一路往自己的辦公室走,等陶知命進了門,就已經看見了野島達雄和三井真一郎。 兩個人都面容嚴肅,站了起來。 “看來是因為今天報紙上的新聞吧?”陶知命了然,和他們見著禮。 而僅僅提供了一個地方的白川英樹,已經離開了,為他們關好了門。 “陶君,你怎么看?”野島達雄凝重地問道。 陶知命坐了下來,先沒有回答。 想了想之后才說:“我以前也奇怪,各大派系怎么會這么齊心一力地參與到我們的計劃。現在看來,不愧是傾向于保守的他們。” 三井真一郎微微點了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看來,這個舉動并不僅僅只是在執行當初的計劃。小澤桑的出走,也許除了通過苦肉計滲透向在野黨,還有另外的使命。” “理所當然。”陶知命嘆道,“不論我們的計劃顯得如何力量強大、完美無缺,他們始終沒辦法只賭一手。計劃成功,與芙蓉、三和結盟的小澤桑最后也終將回流。計劃出現了問題,他們也還會有另外的火種。而且這樣一來,你們也有了新的選擇。畢竟在我之前,小澤桑和公明黨的關系比橋本大人更好呢。” 三井真一郎靜靜地看著他。 許久之后,野島達雄開口了:“除了已經洶涌起來的輿論,現在大家恐怕都在關注你的反應!” 陶知命無奈地搖頭:“一件事接著一件,我就這么讓大家警惕嗎?” 這話沒人回答他。 緋聞風波就不說了,私下里已經解決好。 而隨后,則是金信丸的丑聞。 這件事,早就是安排好的。 面臨在野黨瘋狂攻擊、開啟金融大整頓后,宮澤內閣的下野幾乎是必然。這種局面里,各大派系就算齊心協力一同防守,也只是下策。 與其把希望全部寄托于在野黨在得不到財團支持、民自系議員的掣肘之后無法挽回局面,讓民自黨重新上臺,不如采取另一個策略。 那就是把各大派系之前的爭斗,從黨內擴大到整個戰局。 但某些派系的出走,是不是真的能被在野黨接納,需要一場苦肉計。 必須有人站出來犧牲,必須有讓別人足夠信服的戲碼。 陶知命皺著眉:難道當初提出這個想法,就觸發了他們更深的警惕。 他支持橋本太郎已經是明碼,這樣的提議難道是在替橋本太郎剪除內部的未來對手? 還是說,當初由他們自己商量好之后決定好的“犧牲者”和“出走者”,已經因為他的準確預言想到了更多東西? 比如說:金信丸和小澤太郎可能會想,你怎么這么篤定我們有可以用來演這場大戲的素材? 縱然可以用誰都不干凈、素材一抓一大把的理由,但這種更加極端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真正執行起來還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分裂之后的民自黨,相比之前當然是更弱小了,更便于后面被外部力量影響、“控制”了。 鬼神莫測的陶大郎,意欲何為? 三井真一郎說話了:“如今局勢明顯,我們已經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還去支持小澤桑和在野黨那一方,這一點陶君可以放心。” 陶知命笑了起來:“這我當然放心。至于計劃成功之后,各位做什么選擇,那本來就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真到了那個時候,到底由誰出來重振局面,影響也不大。” 三井真一郎微微點了點頭,猶豫著看了看野島達雄,還是開口問出這么著急前來找他的原因:“但畢竟比計劃當中早了一點……案件是一定會由特搜部來處理的。他們會不會是私下里……有了另外的想法?” 他問的是民自黨面對這個計劃完成后實力將會更強的這三大財團,會不會有所保留。 如今已經到了這么關鍵的時期,如果名為“出走臥底”,實則明里由宮澤內閣進行敲打、暗中由小澤太郎去收攏,那么更好控制的芙蓉、三和財團,恐怕也符合民自黨的利益。就連歐米資本力量那邊,也不是不能重演當初“三一財團”的想法,從芙蓉、三和那邊得到更多。 局勢真的到了那一步,三井、三菱、住友也不得不做一點妥協,縮小一點胃口。 真正最吃虧的,只有陶知命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