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的情況其實比陶知命要好一點,畢竟他們之前在其他各國布局更多。 “資產、現在持有的股份、期貨……綜合的賬不算了。”陶知命寒聲說著,“現在的問題是,本來該被我們賺到的錢,現在被香府和燕京那邊賺走了!評估一下規模,應該超過1000億米元了吧?” “你有什么想法?”陶雅人問道。 “必須拿回來!”陶知命咬牙切齒地說道,“宙國、霓虹、泰國、新坡……不都需要重振嗎?一起施壓,發行國債,讓夏國認購!憑借這些條件,吃下他們的更多資產!然后下一個戰場,就是長線了,以后必須做得更加隱蔽!貿易關稅、專利、宣傳議程設置……以及,必須在夏國內地有更多的同盟力量,讓他們以后不能這么齊心協力!” 李家成心情復雜地看著他。 兇相畢露說的就是這樣吧?他是已經破罐子破摔了嗎?但他的根基不在香島啊! 重要的問題是:我怎么辦? 陶知命也看向了他,眼神冰冷:“李生,你們怎么看?以后還能不能毫無保留地一起玩?” 李家成心頭苦澀,這還在怪我們這次有所保留嗎?哪有藍籌股大股東明明白白下場砸自己盤的道理? 香府大勝,香島是不需要發行什么債務支持金融系統的。 但李家成已經明白,為了抓住好不容易談下來的wto機會,燕京那邊會讓步認購其他國家國債的。這既能拉攏那些“受災”的國家,又能期待一份國債的長期收益,還可以穩住這些收益不及預期的國際資本。 打贏了仗,才能講道理:守規矩好好玩可以,不守規矩我們也只能被迫反擊。 接下來是守規矩好好玩的階段了嗎?但李家怎么跟著一起玩? 他現在需要的是錢!錢!本來可以賺到的錢! 這幫人只是少賺了,但香島跟著他們一起玩的各家,是將自家作為戰場,虧了個稀巴爛啊! 股價已經腰斬不說,之前為了過冬攢下的錢、欠下的債、現在還剩幾個子? “這一次之后,全世界已經不可能再毫無警惕了。”陶知命呼出了一口氣,“以后的布局,必須以十年這樣的周期來進行了。產業的機會加上金融的潮汐,才能繼續創造新的機會。吃一塹長一智,我準備慢慢玩了。” 陶知命站了起來:“既然大家現在已經心思各異,那就重新尋找回當初那份彼此信任吧。當然,也無法強求。這一站,損失慘重的其實是我,賭上了聲譽、資金,但卻一敗涂地,我要再次成為一個踏實有能力的企業家了。各位,失陪,我先回東京。” “……李生?”有人悄悄焦急地問李家成,又看了看陶知命的背影。 怎么不喊住他?香島各家還要他幫著救急啊! 李家成卻茫然不動。 他已經懂了一些。 李家已經不存在別的立場,這次減持股份給他們用來砸盤,立場已經清晰,無法調頭了。 以后,只能依靠他們才能繼續生存、發展。 但依靠他們,就得認清位置。 小弟。 椅子要讓給他們來坐,才可能擁站立在旁的一個小圈子。 李家成只是還沒懂:這不可能一開始是他們真實的計劃吧?搞了這么大的陣仗,只圖香島各家的利益,那也太沒必要了一點。 那些本來就已經賺到手,最后卻吐了出去的千億米元利益,至于嗎? 說難聽點,大家真不值得被這么用心圖謀。 身在局中的他們都根本理不清思緒,更強的那些資本財團,同樣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復盤、消化。 但不管怎么樣,陶知命作為這場戰爭中的主力之一,確確實實損失掉了200多億本來該賺到的利益。 甚至于,實打實地虧出去了數十億米元。 其他各國里,他暫時還沒有投資。 宙國那邊,也只是憑原先在天樂的投資,占了重組后的九星電子一丁點的股份。 他不像其他歐米財團,還能期待一下宙國那么多優質資產以后長期的增長空間。 更何況,他確實和夏國殺了個頭破血流。 在宙國、夏國等諸多人眼中,他已經成了和索羅斯等一樣惡魔般的存在。 這樣一個人,讓人心情復雜。 如今這個地步,動他是不可能了。 也沒有動他的理由,其他純粹金融投機的小資本可能是真虧了,但歐米的大財團始終還是賺到了不少優質資產的。 肆虐了一年多的金融海嘯,終于開始開始平息下來。 陶知命這次不客氣了,他的不客氣體現在很多方面。 從霓虹開始,新發行的國債多了夏國這個認購者,這些錢在霓虹國內要通過商業銀行再流向諸多產業。 宙國那邊現在急缺資金,陶知命更是加入了提要求的行列,對九星電子要求了更多一點的股權,也借此挑撥著天樂內部宙國系與霓虹系的紛爭。 而香島這邊,堤義明自然而然地上門要債了,得到了央行國債資金支持的三菱財團也借重組整合的名義動起了李家成抵押的三和股份的心思。 一切都在平靜地進行。 知命信托在香島也設立了分公司。 硅元芯片開始密集活躍著與灣積電合作,通過阿斯麥的雙工作臺光刻機計劃開始推進半導體工藝和產能。 bravo media整合上市了,蟠桃映畫宣布了一大批新項目。 陶知命的心思,似乎真的完全放到了踏踏實實經營產業上。既然是經營產業,自然在商言商。 因此為了彌補之前的損失虧空,三友控股與堤義明的西武集團“化敵為友”,引入了堤義明作為一個小股東。 獲得的這筆資金,加上長信銀行從霓虹銀行獲得的金融重振基金支持,也在商言商地投入到香島的陶氏集團,專心經營南丫島。 一艘耗資5億米元、取代格瓦號的超級游艇被宣布了,南丫島游艇母港會繼續打造。 損失慘重的李家不能置跨海大橋和南丫島住宅樓盤不顧,因此他們的“好盟友”陶氏集團也向大江實業等會社注了資,成為比例不小的新股東。 時間就這么來到了11月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