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世《仙經(jīng)》云: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鐘呂傳道集》: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shù)……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 而比《仙經(jīng)》和《鐘呂傳道集》的記載,地仙境另有玄妙,可謂是收二者之妙,去二者之弊,最大的特點在于停留于世,影響四方。 其特性近乎于神道圣者,號稱我在之地,即為圣居。 簡單來講,這個境界的修士,哪怕什么也不做,單純的存在,其氣息也會改變周圍環(huán)境,讓居住在其中的人少病少災,延年益壽。 若是長時間呆在一個地方,土地便會因為長年累月受到修士氣息的影響和浸染,漸漸誕生神異,吸引周圍地脈匯聚,形成一方天然的福地。 可以說,每一位地仙境的修士,都有梳理地脈,調理清濁的能力,對于任何世界而言,都是一個相當好用的清理工具。 察覺到這一點的玉宸,不敢大意,他心神一動,只有他看得到的一個竹簡緩緩打開,天象道人演化出來的道則法理,受到竹簡的牽引,被一縷縷的拷貝吸納,化作玉宸的底蘊。 可惜的是,此時變化,原本只是天象道人看到玉宸演化四象,心有所感導致,演變出來的星辰四象殘缺不全,哪怕玉宸動手幫忙,也無法持久。 物神和地靈兩位道人見狀,各自祭出一枚圓環(huán),天象道人見狀,一抖長袖,同樣有一枚圓環(huán)飛出。 三個非金非玉,三寸直徑的寶環(huán)在半空中交匯,其上古篆神紋變化,演化出天風海濤、云雷龍虎之形,青、紅、黃三色外映,時幻異彩。 瞬間,天象、地靈、物神所修道法交融,地靈道人的孤島碧海之象融入星空之下,物神道人的萬物虛影,融入碧海孤島之中,共同構建了一方小型的天地人三才領域。 玉宸見狀,沒有急沖沖的加入其中,他頂上五色霞光流轉,借助五行運轉之便,融入這小三才之中,輔佐晝夜更替,四季變化。 一時之間,四者所修大道在虛幻天地之中交融。 騰蛇融入孤島,化作地脈,使其一點點的變大,五氣流轉虛空,融入萬靈,匯通陰陽,使得萬物生長繁衍,星空四象也是在晝夜運轉,四季變化之中逐漸完善。 一股股道韻涌動,壓得全場修為最低的通明道人雙目通紅,頂上清氣沸騰,一枚枚符文變化,一個個法禁生出破碎,破碎生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