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云夢(求訂閱)-《玉宸金章》
第(1/3)頁
云夢山白云洞,乃是此方天地幾大頂尖道統(tǒng),也是這個世界傳承時間最久遠,存世最古老的幾個道統(tǒng)之一。
傳說,在三皇五帝時期,九天玄女降下凡塵,輔佐軒轅黃帝戰(zhàn)勝蚩尤,路徑云夢之地,見此山之中白云洞頗有仙氣,便在此稍作停留。而這洞中有一通臂白猿,生具靈性,見玄女法駕于此,便每日摘花獻果,以作供奉。
玄女娘娘見白猿謙恭有禮,遂傳天書秘術(shù)及仙家劍術(shù)與他。后來,玄女奉天帝之召回返天庭,白猿留在洞中,繼續(xù)修行,并將九天玄女傳授的天書秘術(shù)整理歸檔,共計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神通,被后人稱之為《如意寶卷》;仙家劍術(shù)經(jīng)過整合,更適合其本身后[男人 ],后人將其稱之為袁公劍法。
商末周初,初代袁公飛升離去,后繼者為表尊敬,繼承袁公之名,二代袁公則是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飛升,在離去之前,他將袁公劍法傳授越國南山之女,借其之手,授于越國六千劍士。
至此,白云洞劍術(shù)便分袁公劍法和越女劍術(shù)兩脈。
又因為初代袁公本是通臂白猿,《如意寶卷》諸多神通又非人族專屬,經(jīng)過他的整理,其實更適合妖族修行。因此白云洞一脈既是人族第一等的道統(tǒng)所在,也是妖族之圣地,是此方天地為數(shù)不多允許仙妖合修的地方。
也是因為白云洞特殊的地位,讓這個派系在大多數(shù)仙道修士的眼中,便顯得正邪難辨,其稱呼時常在仙道圣地、左道祖地之間來回搖擺。其弟子門人也大多是亦正亦邪,雖非魔道,卻也難言善惡,頗有邪氣的標簽。
有著這個樣的認知,天蓋滌玄天之主一下想到了很多東西。
‘想要對建立天柱山福地的,到底是這位道友一個人的想法,還是云夢山白云洞的想法?’
前者和后者的概念是不一樣的,若建立天柱山福地,只是一個修士的態(tài)度,那么天蓋滌玄天之主自然要表現(xiàn)出自己的威嚴,省的日后動不動有人來擼羊毛。但這件事情要是云夢山一系的想法,那建立天柱山福地的事情,便是一件可以商量事情了。
壓下周圍的地脈之后,天蓋滌玄天之主沒有再次動手,而是分出一點念頭向著天柱山的方向飛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