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最后一場(完)-《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第(2/3)頁
這涉及到很多方面,明面上的,臺面下的,各種糾纏紛繁復雜,關于成績、關于利益、關于政績、關于門面、關于榮譽,甚至也有運動員本身的不甘。
數數能急流勇退的運動員,無疑都是有足夠整體實力和強力傳承底蘊的項目,退役一兩個不會對諸般利益造成太多影響的才是主要原因。
至于相對弱勢的那些……
女子短跑的李梅雪,黯然背影令人心酸。
舉重項目的……
男子體操項目的……
……
在華夏這樣的舉國體制下的項目,被人詬病的地方也大多在于此。
三人沒再說,畢竟涉及到的東西真的挺多的,或者在羅毅來看,如果不是發展的這么快,他可能也會是其中造成阻礙的一部分。
大家其實都挺無奈。
好在,現在的情況倒是挺欣慰。至少田徑隊短跑項目也有了這樣的底蘊。
“林指導,加油!”
“教練,加油!”
“……”
當幾位領導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賽場上的時候,在他們周圍,更猛烈的加油聲響了起來。
賽場上,第四棒選手已經交接,4*400米接力比賽進入到最后一環。
沒有出乎預料,美國隊率先完成了最后一棒的交接,瓦里納已經沖了出去,他跑出了不同以往的激情。
第二個完成交接的是華夏,林幕起跑間接過何俊遞來的接力棒,猛然開始加速,向著瓦里納追了過去。
兩人之間,相差了將近4米,上一棒,何俊拼足了全力,稍微挽回了一些劣勢,賽事的勝負,將在最后這一圈,進入最激烈的角逐。
賽道上,8名選手順著最內道魚貫向前,偶爾就有選手外道超車,順序在不時的發生著變化。
不過,從始至終,前兩位的美國和華夏都是穩穩的前列第一集團。
現場的氣氛越來越高,當林幕拿到接力棒,一瞬間起速的時候,緊張的現場氣氛,驟然間拔升到了最高。
觀眾們期待于最后一棒的林幕能把所有的劣勢都搬回來,他們希望見證華夏的又一次勝利。
還有3、4米的距離,林幕也沒有讓全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失望。
幾十米起速階段,林幕控制著速度緩緩的在把距離拉近,他的眼睛也一直鎖定在前方的瓦里納身上。
這次的瓦里納跑的很努力,從林幕的觀察來看,比起單項決賽的時候,瓦里納跑的更有節奏。
確實是一位極有天賦的短跑運動員。
林幕不禁的有些感慨。
決賽中因為調整節奏的不適,成績掉的太多,還能堅持調整,就這一份心態就值得稱贊。
其實從運動員整個發展歷程來看,必然是要經過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全面的提升素質,調整匹配于身體素質的技術。這一階段綜合下來,達到一個相對的巔峰。
比如趙林和楊祖耀他們,也比如博爾特和鮑威爾他們,甚至包括劉祥等等,差不多都是這樣。
達到巔峰以后,其運動成績很多時候就會達到一個相對的瓶頸。
如何去面對巔峰,這里就有了運動員整個生涯的第二階段。
或許繼續保持著原先那樣,維持成績、調整狀態直到逐漸衰退。
但也不排除一些特意針對性的調整技術和素質節奏來實現成績上的突破,往往這樣就會出現極端的兩個方向。徹底沉淪、徹底走向職業巔峰。
到底如何,要看天賦,更要看毅力和決心。
瓦里納顯然就是愿意去調整改變的人,現在的效果看起來一步步在變。至少在林幕看,這樣的改變是好的。而且,改變正朝著好的方向在推進。
腦海里電光火石的轉了轉,林幕視線未曾挪開,繼續控制著速度節奏。
不同于單項比賽時的以我為主,這一場決賽,并不打算按照他正常的節奏來跑。
他現在跑的,有點像長跑跟隨戰術一樣,始終跟著瓦里納身后。
他也沒有急于加力猛超過去,現在瓦里納的速度,林幕要想馬上超過,需要改變的速度確實太大。無論是什么情況,哪怕是稍微壓壓前期的速度也不能被對方帶偏節奏,這是一名成熟運動員的保證。
一百米過去,一百五十米過去,二百米過去。
最后一棒已過半程,一馬當先的瓦里納,跑的越發自如。只是他的心里可沒有身姿上所表現出來的這份自如。
身后的壓力,越來越近。
肯定是華夏人沒錯,還是他自認目前跑不過的華夏人。
本來他能自信、自如的根本也是因為他的隊友創造了好幾米的領先優勢。
可隨著半程過去,自如依舊,自信卻已越來越少。
4米,3米5,3米,2米5,2米……
在林幕沒有可以把速度提到極限的情況下,兩人之間的差距已經被縮小了一半。
感受著自身的狀態,林幕默默的開始準備進入他最后一段的節奏。
他要加速了!
二百五十米……
林幕加速了,同時,瓦里納似乎也是感受到身后的壓迫,也把速度徹底的加了起來。
到了此時,已經是實力和毅力的最終角逐。
噗噗噗的腳步聲在賽道上回響,凌亂卻也有序。
8名選手無論位置如何,各自都再沒有任何保留,然而,本來就有的層次因為硬實力的對決變的更加分明。
就如同長跑一般,8名選手被分出了兩個非常明顯的大集團。
第一集團,瓦里納依然領先,林幕越靠越近。
第二集團,巴哈馬和俄羅斯的兩位選手拼命加速,穩穩的保持住了第二集團的領頭位置。
只不過,集團與集團的差距卻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拉大。
十五米,二十米……
當林幕終于追上瓦里納幾乎并駕齊驅沖上直道的時候,他們與身后選手之間的差距已經被拉開了20米。
最后一段直道,4棒積累而下的懸殊差距,前二的隊伍塵埃落定。
至于誰第一誰第二?
全場所有觀眾的視線都投注在遙遙領先的兩人身上。
一道,二道,稍微隔著一些距離,并駕齊驅的兩人保持著僵持的速度在向著終點推進。只是,一位是越來越快,一位卻是越來越慢。
離終點還有60米……
體育場內,沸騰了!
林幕超過去了,整個接力比賽,華夏隊第一次領先了對手。
離終點還有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
“華夏,加油!”
“華夏,必勝!”
“……”
二十米……
十五米……
十米……
五米……
沖線!
全場爆棚的歡呼聲中,憑借著超強的后半程速度能力,林幕扳回了劣勢,超過了美國隊,保持著領先的優勢第一個沖過了終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