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節 財政,戰略-《烽皇》
第(3/3)頁
獨自坐在書案前,江烽用毛筆寫下了田賦、商稅、專營、窯幾個字,這大概就構成了將來一段時間淮右財政來源的支柱。
不過雖然只有這幾方面,但是江烽還是覺得里邊大有文章可做。
像田賦,進一步開墾新田和復墾因為蟻賊肆虐而湮沒的舊田乃是當務之急,這就需要人口。
好在蟻賊仍然還在潁亳泗幾州肆虐,仍然在源源不斷的產生大量流民。
壽州拿下之后,江烽已經讓崔尚和鄭弘他們商議辦法在沿淮一帶去設立招募點,甚至可以渡淮到淮北去暗中設點,招募流民渡淮,然后遷到霍丘、安豐和壽春進行復墾和新墾。
照例也要給予稅賦上的減免,這對梅田鄭三家的復墾計劃都大有好處,自然無人拒絕。
同樣,對盛唐和霍山兩縣的土地新墾也一樣要加大力度,鑒于盛唐和霍山兩縣的自然條件與霍丘、安豐等縣要略遜,所以江烽也要求澮州和兩縣可以在稅賦減免上力度更大一些,以吸引外來流民歸附。
不夠要想把田賦這一塊真正經營起來,任重而道遠,對于江烽來說,田賦只是一方面,依托土地把士卒和人口牢牢捆綁在這上邊,這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人口,兵源沒有保障,一切都是空談。
還有就是商稅。
澮州也就罷了,但是壽州,尤其是壽春城作為淮水中游首屈一指的商埠,則要在商稅上做文章。
壽春是淮水中游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壽州的糧食、瓷器大量輸出,同時從吳越來的絲茶也也有相當部分要通過漕渠進入淮水,然后經由壽春向潁亳光申甚至南陽、關中等地輸出,壽春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物資中轉地。
現在壽州已經落入自己手中,下一步隨著糧食生產和瓷器生產的恢復,壽春的繁榮可期。
而且梅田兩家的船隊也同樣是一大助力,這年頭水運的運力成本不知要要比陸運節省多少,只要是水道可通之處,無一不是以水運優先,實在是因為通過畜力運輸消耗太大了。
江烽之所以要不惜代價的確保自己對水軍的絕對控制權,除了日后要憑借水軍征伐吳越外,就目前來說,一支強大的水軍有助于進一步拓展淮右的商業利益。
尤其是潁亳泗三州被蟻賊攪得一團糟,江烽已經有些懷疑時家日后還能不能恢復到以前對這幾州那樣的控制力。
如果時家就此衰落,蔡州虎視一側,自己如果要確保對淮北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一方面要通過水軍來實現,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水運將潁水、肥水、渦水、渙水、汴水、泗水甚至漕渠這沿岸的諸方勢力聯系起來,防止蔡州袁氏向東擴展太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