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烽皇》
第(1/3)頁
從霍丘到壽州,可以不過安豐縣城,但江烽還是選擇了稍稍繞行了一段,專門去了安豐。
安豐縣城緊鄰芍陂,就在芍陂北口上,肥水的一條支流水道把淮水和芍陂連接起來,而連接處就是北口,也就算是安豐縣城所在。
芍陂原本是一處巨大的水澤地帶,春秋時候楚國孫叔敖在此興建灌溉設施,圍繞著一處水澤修建了大量塘陂和灌溉水渠,使得這一片土地水旱無憂,迅速成為楚國重要糧倉。
而從那時候起,雖然歷經多個朝代,但是壽州作為江淮糧倉的地位從未變過,主要就是依靠著芍陂水利灌溉體系和這一片的肥沃土地。
不得不說壽州這片土地的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數百年來淮水的不斷決堤泛濫在壽州這一片形成了肥沃的沖積平原,再加上這一帶藪澤眾多,又有芍陂灌溉體系,遇到洪澇年成,有芍陂和其他藪澤這一調節器來調節,而干旱年成,芍陂和藪澤又能為周圍土地提供水源,所以使得這一片成為有數的糧倉。
如果不是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和蟻賊之亂這里都是重災區,壽州的情況還要好許多,而這一切都被戰亂所毀,每隔幾十年就要來這么一次輪回。
不過這里上佳的條件還是讓這里戰亂只要一結束,就能迅速恢復過來。
安豐這邊的情況比霍丘更好,無他,有芍陂灌溉之利,距離壽州更近,加上水道的運輸優勢,自然也就使得這里成為流民首選落足點。
沿著芍陂和淝水支流水道這一線,可以看到一些居民點已經開始初現規模,這讓江烽心情大悅。
雖然他也知道這更多的還是這些壽州大族們處于利益才會這么積極,但是畢竟壽州已經握在自己手中,壽州諸縣情況能迅速恢復過來,對自己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無聞堂傳回來的消息,在整個壽州境內已經基本上沒有什么像樣的蟻賊了,即便是有,也不過是小股打著蟻賊旗號的盜匪,在第一軍連續派出小股軍隊清剿之下,也已經基本上消失了。
從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安豐和霍丘的恢復情況都還不錯,安豐更好,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但江烽也清楚再怎么快,這也需要一兩年才能恢復過來。
不得不承認壽州的底蘊要比澮州厚實不少,得天獨厚的條件才能使得壽州成為諸藩心目中的王霸之地。
拿下壽州,淮右就一下子成了進可攻退可守之地,澮州和壽州的相互接應,使得淮右軍的戰略縱深一下子具備了可以抗衡一場大仗的實力,不至于一戰而滅。
對于江烽來說,怎么把壽州徹底納入囊中,并將其徹底消化使其發揮作用,這才是最重要的。
澮州已經基本上算是自己的基本盤了,哪怕盛唐和霍山相當于徹底重建,但是基本上是來自陳、黃、譚、許等幾家在這里的復墾,使得這一區域基本上徹底脫離了原來壽州的影響,真正納入澮州的控制。
但壽州不一樣。
一來壽州有三大姓,這三大姓根深蒂固,若非鄭氏被梅田兩家排擠倒向自己,自己要接手壽州沒那么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