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意欲何為-《烽皇》
第(1/3)頁
三天前,他以光澮壽防御守捉使府司馬屬員的名義投貼舒州刺史府,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第二天,侯晨再度前方舒州刺史府,舒州刺史府錄事參軍下轄一名隨員見了他,給他的消息是參軍外出未歸,暫時無法給他任何回信。
第三天,侯晨上午下午各去了一趟,但仍然沒有結果。
舒州刺史府的倨傲讓侯晨很不悅,他也沒有想過自己本來就是不懷好意而來,怎么能指望人家和顏悅色的熱情接待,現在舒州刺史府內早已經對他的投貼求見疑忌不已,不知道這個來自北方惡鄰的使者來舒州干什么。
侯晨投貼中也寫得含糊不已,只說奉防御守捉使府司馬大人之命對蟻賊南下事宜需要拜謁刺史大人。
蟻賊從壽州南下已經是上半年的事情了,當時蟻賊韓拔陵部從盛唐、霍山繞過南部天柱山山區,從廬州西部的舒城突出部突入,一度引發廬州方面大駭,以為蟻賊將會大舉入侵廬州。
結果蟻賊卻是從舒城以西直接南下,侵入舒州,在同安一線大掠,然后避開了舒州州治懷寧西向,迫使舒州軍不得不沿皖水一線阻截蟻賊,幾番激戰之后才算依托皖水擋住蟻賊,韓拔陵部最后在樅陽一帶在已經和蟻賊勾結起來的江匪幫助下渡江南下入侵宣州。
不過蟻賊在南渡江水入侵宣州時并未全部渡江,仍然留有一部兵力在舒州東南角靠近樅陽到宣州秋浦這一線,由于有江匪的策應,蟻賊可以自由自在的來往于大江南北,使得這一部蟻賊也成為宣州的心頭患。
好在這一步蟻賊數量并不多,僅有兩三千人,而且下半年來的活動范圍也只局限于舒州東南一角,舒州軍在兩度清剿失利甚至引來蟻賊大部再度從宣州方面渡江北上之后,也放棄了以軍事手段解決問題的想法,安安心心的派兵守在同安至皖口這一線,確保蟻賊不對州城造成威脅便罷。
跟隨侯晨來的還有一名防御守捉使府的隨員張繼。
這一次來舒州,以侯晨為主,張繼為輔。
張繼是光州張氏族人,和張越也是遠親,也是得張璜和張越推薦擔保方能進入防御守捉使府。
防御守捉使府內以文職幕僚吏員為主,因為主要更多的是涉及到軍務,所以和各刺史府的要求不一樣,對于忠誠可靠要求更高,尤其是對尋常吏員的標準更為嚴格,蓋因這種人反而更容易被收買拉攏,也缺乏必要的保密意識。
張繼和侯晨不一樣,侯晨好歹也還算是通曉武道,雖然層級低了一些,三十出頭也只練到一個鍛體期,拿他自己的話來說,習武沒有出頭之日,但是他頭腦靈活,口才極佳,加上又有隔房連襟王煌的推薦,所以進入防御守捉使府謀個出身。
但能進入防御守捉使府并不代表你就能混出頭。
防御守捉使府初建,從判官、行軍司馬、支使、掌書記、衙推等諸官尚未組建齊全,也就意味著所對應的的各司也還處于一種因陋就簡的籌備狀態,各司房人員都還處于嚴重缺員的狀態下。
可以說除了從一開始就由防御守捉使大人親自組建的無聞堂,也就是職方司的這一部門尚算齊備外,其他各司房都是零亂破碎的,沒有三五個月時間來慢慢填補,根本搭不起來。
這種狀態對于侯晨來說卻是他最樂于見到的,誰都知道草創階段最容易出成績,而且你越是加入得越早,也就意味著你資歷越深,日后升遷便是更有底氣,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你拿出了成績的前提下。
對于侯晨來說,他也從未想過混日子,他渴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所以也才會有此次舒州之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