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滲透-《烽皇》
第(3/3)頁
鄭居的話讓江烽心境更佳。
“呵呵,鄭大人,這壽州瓷窯日后還要有勞你了,你可以明確告訴管氏一族主事者,我江烽承諾的話不會變,管家在其中所占份子不會因為窯爐規模擴大而改變,但是管家必須要將這燒制技術傳授下來,我不需要他傳授外人,管家子弟也好,鄭家子弟也好,對我來說不重要,只要他們能為我淮右燒出上好瓷器便好,但要記住一點,這壽州瓷燒制技術不能外傳,只能在我們壽州燒制。”
鄭居心中打了一個突,遲疑的道:“大人,只是那管家在潭州那邊……”
江烽笑了起來,“鄭大人,我就不信管家就能在外鄉徹底把燒制技術傳授他人?若是尋常技藝也就罷了,真要燒制上等佳作,難道管家就無不傳之秘?”
鄭居苦笑,這位防御守捉使大人在這些方面也是這般精明,很難想象這家伙居然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這對人心的考量和思路的慎密,尋常人怕是難及萬一,也難怪此人能在這一兩年時間里就走到如此位置。
二人正說間,兩名碧目虬須的胡人已經眉飛色舞的疾步走了過來。
“江大人,鄭大人。”
“卡里姆,納辛,怎么樣?某未曾失言吧?這窯爐一開,黃金遍地,下一步就看你們兩位的門道了啊。”
這兩位現在是淮右的大金主,他們背后代表的波斯胡商現在算是淮右最大的資金來源,除了壽州窯之外,波斯胡商們現在又把主意打到了茶葉上。
淮南之茶,在中唐之前,以光州為上,申州、舒州次之,老壽州的盛唐、霍山二縣再次,蘄州和黃州最次,這是陸羽的《茶經》所記錄的。
但實際上隨著時間推移,各地茶園因為人口流動和戰亂的影響,有興有衰,申州所產茶葉固然不錯,但壽州,也就是現在盛唐和霍山所產茶亦是不差,只不過規模卻不大。
隨著霍丘和安豐、壽春三縣納入淮右控制,尤其是安豐和霍丘已經明確要建設成為日后的淮右糧倉基地,所以對于盛唐和霍山來說,其糧食生產的壓力便沒有那么大,而發展茶園,為茶葉外銷輸出也就成為了可能。
此次卡里姆和納辛來壽州,除了為壽州瓷器而來,也還肩負著在光州和澮州輸出茶葉這一任務。
“江大人,壽州瓷器固然是我等急需的,但是您也知道,西北之地苦寒,而西域諸國更是無茶不歡,對茶的需求極大,而且茶不像瓷器,那是每日必須,每年消耗巨大,所以若是這光澮二州能在此事上有所為,那自然是一大好事啊。”
面對粟特商人在河朔地區以及吐谷渾和契丹地區的滲透,大食商人在揚州、廣州、泉州、潭州、江陵等地大肆擴張,波斯胡商已經感受到了巨大壓力,而現在淮右這一新興藩閥的出現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契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