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節 “閱兵式”-《烽皇》
第(2/3)頁
江烽當然也不吝于這一表現,實際上哪怕李昪他們不提出此要求,他也會制造機會讓其一觀,當然他們主動提出來就更好了。
整齊的部隊邁著齊刷刷的步伐走了過來。
在這個年代,還談不上什么真正像樣的閱兵,除開真正的戰爭外,大家對軍隊的直觀感覺都更多的是從軍隊行進間流露出來的氣勢來進行判斷。
第一軍五個營,每個營五個都,也就是二十五個都的士卒,滿編滿員,就這黑壓壓的踏著腳步從西門外的直道行進而來。
城墻內外早已經擠滿了士紳百姓,無論是誰都知道,淮右可能會在今日之后正式接管廬州,哪怕廬州城里已經入住了東海軍的兩軍,但大家都知道那不過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無論如何,最終廬州城的歸屬是淮右。
楊堪有些緊張。
說實話,這種緊張,對于他自己來說還真是一件新鮮事兒,哪怕是袁無為的龍焰天王刀刀鋒臨頭,也沒有讓他這么緊張過。
無他,江烽給他的命令就是要在這入城這短短的兩里地間,制造出一個“閱兵式”的氣勢出來。
什么叫“閱兵式”?實際上也就是觀軍。
但江烽提出的要求顯然不是尋常的閱兵那么簡單,按照江烽的勾畫,那就是要在這短短兩里地里走出淮右軍的風采,要讓廬州士紳百姓和東海軍、鎮海軍一幫將士們看看淮右軍是怎么做到在中原立足生根的,憑的就是這份氣勢!
這個要求實在太高,連楊堪都覺得太過棘手,難以實現,但是江烽以一個都為例,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就讓楊堪見識到了這位主君的天生奇才天縱不凡,讓他再一次佩服得五體投地。
其實楊堪太過于拔高了江烽的本事,隊列訓練事實上早就在淮右各軍中推行了,只不過在這個時代中,隊列行進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紀律培養的方式來進行,甚至連江烽也沒有覺得這個隊列訓練,尤其是對標準的嚴格要求有多么重要,他只是將自己所了解掌握的這些東西一股腦兒的交代給了兵頭們,讓他們按照這個規則去進行訓練罷了。
真正在這個時代的隊伍野外行軍中,既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的節奏,也不可能在步伐上完全要求一致,而所謂的正步行進更是意義不大,所以在淮右軍中,這種隊列行進更多的是作為軍隊初建時用于新兵的操練規范,尤其是對軍紀的強化訓練規范,到了后期的訓練中,則只作為尋常訓練科目中的一項來訓練了,甚至還比不上這個時代的陣型操練來得重要。
對于一軍已經有著隊列訓練基礎的士卒,讓其在從未見識過現代隊列行進帶來的視覺沖擊的一幫人面前展示一番,江烽還是有這個信心底氣的。
他以一都為例,通過強化訓練,這個時候第一軍良好的紀律性和服從性就顯現了出來。
短短一天時間里,一都兩隊一百人行進停止便頗有氣象,然后推而廣之到一個營,氣勢頓時為之一變,五百人,五個陣型走動起來,行進動作整齊劃一,尤其是在長矛兵和刀盾兵的陣型變化是展示出來的虎虎威勢,那種沖擊力和壓迫感撲面而來。
楊堪雖然也對自己這幫部下知之甚深,但是卻從未見識過自己這一軍二千五百余人在行進間竟然能走出如此氣勢,連他這個軍指揮使都被從自己面前走過這幫部下給深深的震撼了,以至于全軍走過之后,他腦海中竟然全是一幅幅手腳邁進,長矛高舉,刀盾壓身的剛烈之姿,半晌都難以回過神來。
現在就該輪到李昪以及他的東海軍、鎮海軍一幫人感受這種氣勢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