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節 為戰斗而生-《烽皇》
第(1/3)頁
這種沖擊對于他們這些一直生活在長安城中的公卿子弟是極為巨大的。
之前他們一直以自己的武道水準實力為傲,加上多年的承平生活,使得這些公卿世家子弟們一個個都是眼高于頂。
他們對朝廷影響力的薄弱十分不滿意,認為藩閥們都應當尊崇正朔,所以才會有江烽主動將光州主要官員的任免權交給朝廷而欣慰興奮不已。
他們甚至一直認為朝廷應當出兵與沙陀人一道,再聯絡南陽、蔡州、淮右這些藩閥,共同討伐大梁,也能為朝廷爭取更多的直接控制區域。
這一切都被黨項人的南侵和楊文昌的進擊所打破了。
黨項鐵騎表現出來的驍悍狂野,楊文昌的山南軍表現出來的強悍堅韌,都讓關中諸卿為之色變。
朝廷大軍面對黨項人的鐵騎是雖然不能說一觸即潰,但是卻真正是屢戰屢敗。
所謂的武道高手在這種大規模的野戰中很難發揮出多少實質性的作用,自詡可以縱橫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的強者們在成千上萬的鐵騎奔騰沖鋒下,根本無法發揮出實力來。
除了小天位強者能在這種野戰沖鋒中還可以憑借超強的實力得以生存外,哪怕是天境高手在無數刀槍劍戟的沖擊下,再加上強弩的襲擊,仍然只能完敗。
這還是因為黨項人的術法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如果在遭遇鐵騎更加兇猛,書法水準不輸于南方的沙陀人,可以想象結果會是如何。
也正是經歷了與黨項人的幾場戰爭,又見識了他們素來瞧不上的山南軍,長安城這些公卿子弟們才真正意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兩軍對壘也絕非武者對抗那么簡單,其兇險復雜程度不知道要超過尋常的比武較技多少倍。
看見自己妹妹和公主殿下都是無法釋疑的模樣,尉遲燕俠也知道這個問題一時間無法解釋得清楚。
事實上他自己也覺得這里邊存疑太多,但來自齊魯那邊的消息卻很肯定的描述了這樣一個事實,除了齊州之外,平盧其余五州,淄青登萊密,還有原來本該歸屬于武寧軍卻被平盧軍占領的海州,都已經懸掛上了彭城郡公江烽的旗幟。
這也意味著無論其中有多少蹊蹺古怪,但是平盧這個北地有數的大軍鎮,就此湮滅,歸附于淮右,當然也許平盧鎮還可以保留,但是節度使一職肯定也只能由江烽兼任,也就是說江烽將成為大唐帝國境內唯一一個身兼三鎮節度使的藩主。
“殿下,三妹,具體的情況為兄也暫時不是很清楚,但是朝中諸位大人正在討論當下這一連串的變化,中原大地,沙陀人與南陽劉氏、蔡州袁氏圍攻大梁的局面初現,而另外一個強藩淮右的態度還不明朗,我們關中,也就是朝廷,該怎么來應對,這都需要諸位大人認真考慮。”
尉遲燕俠話語一頓之后,話鋒轉開:“殿下不是受邀要到徐州一游么?或許現在應該是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嗯,只不過朝中諸位大人可能會讓殿下承擔起更多的政治意愿在其中。”
第(1/3)頁